世界医疗网上海(张狮驼 尹学兵)据说,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外科医生几乎从不亲自为亲人动手术。大家知道为什么吗?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患者是自己的亲人时,医生很难做到冷静处理任何应急情况,难免也会有情绪波动。然而手术是非常精细的操作,决不能行差踏错。
如果你明白了上面的道理,那再思考一下“把患者当亲人”这个要求是否有益处。笔者理解的“把患者当亲人”是指医生要有同理心,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但这后来似乎演变成对医生的道德绑架。那么,无论是否因为舆论压力,医生把精力过多投注在对患者的情感中时,很容易因为过度的内疚、自责、责任感而产生职业倦怠。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于医生和患者都没有好处。所以一个好的医生,应该具有适度的边界感,关心爱护患者,但也不让情绪过度卷入,这样才能造福更多患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伽玛刀中心潘斯俭副主任医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愿意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潘主任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就来到医院,他希望在门诊治疗前把所有患者的情况了解清楚,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开始治疗病人。一天工作结束后,他从一位医生变成一位丈夫、爸爸,陪家人散散步,养养花。
其实除了工作之外,潘主任的业余生活可以用“宅”来概括。但就是这样一位“宅男”成为了中国国内目前从事伽玛刀治疗比较早的一批人之一,并且不惜用五年、十年,甚至用一辈子的时间做好伽玛刀治疗工作。
潘主任2000年大学毕业后在安徽省一家市级医院的神经外科工作,在这里他有幸接触到了中国第一代国产伽玛刀,也是从那个时候,他开始从事伽玛刀治疗工作。工作两年后自感知识不足,于是决定辞职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回到上海一家医院接着从事伽玛刀治疗工作。后来,潘主任在上海瑞金医院进修神经外科,并在进修结束后被瑞金医院看重留下组建瑞金医院伽玛刀中心,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潘主任说,“来瑞金这十年是我个人职业逐渐成熟的十年”。第一,组建伽玛刀中心,从零开始,伴随着瑞金医院伽玛刀的成长,在被赋予了一定职责的同时,这个职业促成了我的职业性格的形成,让我更加明白了如何去敬畏生命。患者及家属不仅仅需要治疗,更需要抚慰;第二,我对职业的理解逐渐成熟——“把自己培养成一名职业医生”。我会通过努力让上海瑞金医院伽玛刀治疗更加成熟和规范,为患者解决病痛。我相信瑞金医院伽玛刀治疗中心能够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治疗中心。
上海瑞金医院从2009年开始引进瑞典产LEKSELLPERFEXION伽玛刀,早期的时候,医生只有他一人,后来随着病源量的增加,队伍逐渐扩充,引进了新的物理师和年轻的大夫。目前,他们每个月的治疗量大约达到40多人,并一直保持着每年30%的增长率。除了伽玛刀治疗之外,伽玛刀相关辅助治疗也非常完善。另外,瑞金医院伽玛刀中心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术后病人的随访,目前中心患者随访率能达到80%以上。“我相信瑞金医院伽玛刀治疗工作的未来会更棒,有新一代从事伽玛刀治疗的专业人才不断涌出。”潘斯俭主任自信满满的说。
医生首先要具备职业精神
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上写道:“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这句话说明医学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最需要精神关怀和治疗的人,医疗技术自身的功能是有限的,需要沟通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去弥补……
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既概括了医者救死扶伤的职责,也表达了一个道德高尚的医生对待病人的心态,以及职业的操守和医学人文的朴素境界。
“有时,去治愈”------说明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医生要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做到临床经验和新进展相结合,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常常,去帮助”------强调了医生知道操守。医生要利用自身所学,不断追踪新进展,竭尽所能去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案,减轻痛苦,治愈疾病,最终达到恢复健康。
“总是,去安慰”------体现了医学的人文关怀。医生要善于展现个人的关爱和友善,要善于取得患者的信任。因为,无论医疗技术有多先进,医疗进展有多迅猛,我们仍然不能解决所有的疾患,在面对某些疾病的时候,我们的确无能为力,无力回天。在生命的最后时候,病人会把医生看做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医生的一句问候,一个手势,一个微笑都会给病人带来生的希望和安慰。
“我们一直强调医疗界需要白求恩精神,时至今日,我觉得白求恩精神还没有过时,只是,我觉得在新的时代应该给白求恩精神赋予新的含义,不应该简单的理解为使患者如亲人。新时代的白求恩精神应该首先强调职业精神。首先应该把医生行业看做一个职业,那么,我们每个人应该强调职业精神,再加上敬畏生命,心灵抚慰,我想职业精神加敬畏生命相结合能更好的体现白求恩精神。”
首先,我们要热爱我们从事的专业。医疗市场化时期,伽玛刀在中国野蛮发展,遍地开花,很不具备资质的医院都开始开展伽玛刀治疗工作,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伤害,可以说“伽玛刀是一路蹒跚,在国人骂声中艰难生存”。潘斯俭主任的感受非常深刻,“如果去跟别的大夫接触,你说你从事伽玛刀治疗,他就会说你们这个行业非常乱”。这几年,随着国家整顿医疗市场,以及各个医师协会在专业准入方面的监管,伽玛刀亚专业也在进行重整。我国的伽玛刀行业已经逐渐趋势向规范化发展,每一个从事伽玛刀治疗的从业医生都非常珍惜自己行业今天拥有的发展环境,希望共同维护好行业准入标准,培养合格的年轻大夫,重塑伽玛刀在医疗行业和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伽玛刀作为神经外科的一个分支——放射神经外科的杰出代表,应该有自己的治疗地位和学术地位,它是一个无可争议的非常好的治疗方式,是神经外科肿瘤、血管疾病及功能性疾病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我们要正确评价伽玛刀治疗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地位,不可以去夸大其疗效,也不能贬低它。”这些年潘斯俭主任比以前要辛苦的多,带着一个团队推进伽玛刀治疗工作。这些年多次参加国内以及国际会议,推广伽玛刀治疗新进展和新思路,推广介绍上海瑞金医院的规范化的伽玛刀治疗路径。
这份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认同也延伸到其他地方。2016年,他作为上海瑞金医院派出的第一批援滇医疗队员前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医院,通过传帮带,示范查房,门诊亲自接诊,亲自上台手术,开展临床学术及技能讲座等形式帮助剑川县医院提高外科常见病的诊疗水平。“一个星期讲好几次,我希望尽自己所能让在大理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有自己的理想,做到无愧于自己的职业。”
第二,敬畏生命。要求医生把患者当亲人是不理智的,但医生一定要敬畏生命。“我们不是修车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爱心和责任心是必须具备的。”要去理解医生服务的对象是人的生命,非常负责地去面对每一个病人,用一切所学所识,做好治疗工作。“如果我的患者因为疾病留不住了,我内心也会抑郁、痛苦。我是个有感情的人,面对一个生命的逝去,我同样感到痛苦。”
设想成立基金会帮扶更多患者
“我有一个江西的患者叫张英(化名),她当时是医学护士二年级在读。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好,张英初中时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生活,后来,母亲再婚,当母亲与继父的儿子出生后,张英彻底成为家里的多余。5年前不幸降临,张英被诊断为骨肉瘤并发全身多处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只能接受姑息化疗。4年前出现脑转移,全脑放疗后,颅内转移病灶没有得到控制,所以来找我就诊。我初次见到她时,从她呆滞的眼光和略显苍白的脸上,我感到她对于生的渴望已经不强烈了,在接受伽玛刀治疗后的第一次复查时,她的颅内转移瘤控制情况很好,后面的几次复查,情况都比较乐观,甚至,我一度也认为,也许……也许这个病人的情况会好一点。但是,我们学识告诉我不要盲目乐观,骨肉瘤是一种很早就会出现全身转移,而且,骨肉瘤会出现多次转移的恶性肿瘤。在颅内无瘤生存半年后,张英再次出现了脑转移,但是,这次她显得比以前多了一些乐观,她来接受第二次治疗时,她的手机套换成了可爱粉红helloKitty。见到我时偶尔还能露出调皮的笑容。当我了解到张英的治疗费用都是靠朋友捐赠的时候,我们还主动的打报告给她减免了一部分费用,这次治疗依然很顺利,张英很快就出院了,当她很开心的过来和我告别时,我没有从他的眼神中发现什么异样。
病程的进展出乎我们所有的预料,这次治疗后2个月,张英再次出现了颅内转移,本来张英还可以用上次减免的费用完成这次的治疗,但是,张英迟迟不能从她目前那里拿回借走的钱,在疾病和亲人绝情的双层打击下,张英彻底绝望了,有一天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我接到了张英发来的信息,信息中表达了一些感谢和一些感慨,我没有从中看出什么,第二天我接到张英表嫂的电话,她投河自尽……说到这里,气氛很凝重,潘斯俭主任说:“每个人一生都有遗憾,这个姑娘就是我的遗憾,其实,我还可以为她再做点什么,再努力一把……”。
其实在这位患者出事之前,潘斯俭主任就一直在筹备成立一个基金会,一方面去帮助那些在瑞金医院从事伽玛刀治疗的,短期内经济有困难,急于用钱治病,未来有偿还能力的人或家庭;一方面开展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工作。对于第一类服务对象,基金会希望与他们签订合同,约定由其个人或家庭无息分期付款。我们针对的对象是神经系统良性、恶性转移瘤的病人,发病率高,不是罕见病,帮助对象多自然不适合采用全额承担的模式。基金会要持续运转,为一批又一批病人服务,需要资金的投入和社会诚信的支持。
此外,如果有人表示未来没有支付能力,那他首先要说明原因,然后用做志愿者的方式回馈社会,以此抵消不能偿还的部分费用。“我们不希望助长依赖社会的风气,我们希望人人做善事。这个善事是对整个社会,而不是对某一个人。”
每到周一,上海瑞金医院就会迎来一位67岁的老人杨文侠。她在门诊大厅的一楼,给大家送来悠扬的钢琴声,杨文侠老师不是一个普通的音乐爱好者,他是一位脑转移瘤患者,在接受头部伽玛刀治疗后,她的病情得到很好地控制,目前颅内已经无瘤生存一年多。她是希望通过她的努力,用她的琴声去告慰每一位身患重病的病人。她说,当我感到自己生命快要逝去了,我们心里开始很绝望,很不甘心。同时,有对过去一些事情的后悔,还会对家人和朋友的不舍。生命虽然无常,我们也要过好每一天;我终将逝去,我也要留给人间正能量;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天,我也要过好早晨,中午和晚上……要相信生命是有传承的,正是抱着这个信念,杨文侠每周都会给我们带来悠扬的琴声,同时,她也入选了2017年央视新闻频道感动中国年度新闻人物。
“杨文侠是我心中的英雄,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潘斯俭主任说道。“生命的传承不仅仅在于基因方面的遗传,也不仅仅是一个老师把自己的学识传给学生,也应该是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善良,把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感恩传递给身边的人,我们所说的和谐不就这意思吗?”
专家简介
潘斯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伽玛刀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主持功能神经外科伽玛刀中心日常诊疗工作。临床特长: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及功能性疾病的伽玛刀治疗;癫痫及颅内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
曾先后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全球伽玛刀培训中心及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访问学习。参加了2010年希腊-雅典第15届,2012年澳大利亚-悉尼第16届,2014年美国-纽约第17届、2016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18届及2018年阿联酋-迪拜第19届国际伽玛刀研讨会。
社会兼职有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分会会员,世界伽玛刀协会会员,亚洲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协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科委及卫生局课题6项。发表文章近20篇,其中SCI收录12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值班编辑/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