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防治脑血管疾病,听听专家怎么说

2025-03-18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裴本根主任医师在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深耕多年,擅长通过微创介入技术精准治疗复杂脑血管病变。他指出,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如脑栓塞)和出血性(如动脉瘤破裂、高血压脑出血),强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需在发病4-8小时内通过介入取栓恢复血流,动脉瘤破裂则需尽早通过介入栓塞封闭风险。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的心脏地带,隐匿于周园路1500号,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神经外科的殿堂深处,一位神经外科的璀璨明星正熠熠生辉——裴本根主任医师,一位以医术为剑、智慧为盾,在生命战场上披荆斩棘的医学勇士。
  裴本根主任,他的每一次手术,都如同艺术家在画布上挥洒自如,那精湛绝伦的技艺,是对生命最崇高的致敬。在脑血管疾病的迷雾中,他是那盏指引方向的明灯,以无畏的勇气与深邃的智慧,与病魔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每一次胜利,都是他对生命尊严的捍卫。
  显微镜下,裴主任化身为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的双手仿佛被赋予了魔法,以十分的精准,重塑神经系统肿瘤的“命运轨迹”,让一个个看似绝望的生命,在他的手术后绽放出新生的光芒。在介入领域,他如同领航的舵手,不论是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还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精细手术,他都能以最小的创伤,实现最大的疗效,让生命之舟在微创的海洋中平稳前行。
  裴主任不仅拥有超凡的医术,更有一颗细腻入微的仁心。他深知,医学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情感的传递。他用温暖的话语、真挚的眼神,抚慰着每一位患者的心灵,成为他们心中那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他们战胜病魔的道路。他的每一次倾听、每一次鼓励,都如同春雨般滋润着患者的心田,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从医这些年来,裴本根主任医师正以他那卓越的医术、温暖的仁心,为无数病患燃起心中的希望之光,更用他的医技与智慧,书写着医者仁心的壮丽篇章!
  阳春三月的一天上午,《世界医疗网》上海采编中心一行来到医院病房大楼8楼的神经外科病房,刚刚结束查房的裴本根主任医师接受了小编的专访。

  身体里潜伏的“定时炸弹”
  据悉,我国每年新增大约200万脑卒中患者,这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担忧和泪水。那么,脑血管疾病有哪些呢?
  从临床上来说,主要分为两大类:出血性和缺血性。
  缺血性脑血管病:这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占了大约70%。其中最严重的是脑栓塞。脑栓塞是因为血液里的栓子(比如血栓、脂肪、肿瘤细胞等)堵住了脑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致残率很高。所以,快速清除栓子非常重要。目前,微创急诊取栓治疗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但发病后最好在4小时内手术,最长不能超过8小时,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出血性脑血管病:这种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另一类是脑血管结构异常导致的出血,比如动脉瘤破裂。高血压脑出血根据出血量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小量出血可以用保守治疗,中等或大量出血则需要微创手术。而动脉瘤破裂非常危险,一旦破裂,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所以,预防动脉瘤的破裂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头重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CT血管成像检查。

  介入治疗让患者恢复到正常生活
  裴主任告诉小编,在脑卒中的治疗中,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正逐渐成为拯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利器”。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血管内插入导管,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进行溶栓、取栓或血管成形等操作。与传统手术相比,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间就是大脑。介入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脑部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另外,介入治疗还可以用于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等疾病的治疗。通过精确的导管操作,医生可以在动脉瘤内放置弹簧圈、血管内放置支架,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改善狭窄血管的血流为患者提供长期的保护。这种微创技术不仅减少了手术创伤,还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等风险,为患者带来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说到此处,裴主任还给小编介绍了两位病例。年近六十的林先生突发脑动脉瘤破裂,经过介入栓塞治疗后,血管里的“鼓包”被安全封闭,术后恢复得很快;57岁的田阿姨在急性脑梗死发病4小时内接受了取栓治疗,成功取出了堵塞的血栓,两周后就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裴主任指出,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危害可不小。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可能会留下运动障碍、语言功能受损和认知功能下降等后遗症。不过,及时治疗和规范康复可以显著改善病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能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裴主任受访视频)
  脑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
  裴主任强调,中老年人更要了解脑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如:面部麻木、手臂无力下垂、言语含糊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说到这里,裴主任特别提醒,盲目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发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的风险,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早检早防胜于治疗
  定期体检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关键。颈动脉超声、血脂四项、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项目应该定期做。对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和有卒中家族史的人,还需要增加一些相关的脑血管检查如:CT 或者MR血管成像。
  除此以外,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比如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保证睡眠、适量运动、健康饮食和情绪管理,我们可以把脑血管疾病的威胁降到最低。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神经外科特色
  采访临近尾声,小编请裴主任介绍一下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神经外科特色,裴主任说:“我们医院神经外科在脑血管病治疗方面,特别注重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介入治疗。为了更好地服务周边广大百姓,科室将脑血管病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包括提供药物治疗和预防治疗及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各项技术均已达到成熟水平。每年,科室完成数百台脑血管造影检查,以及200台左右的脑血管介入治疗。”这些手术为众多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有效的治疗和希望。
  专家简介:

  裴本根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复杂颅脑外伤的救治,神经系统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高血压脑出血、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治疗。主编神经外科专著2部,发表SCI文章3篇、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
  学术任职: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癫痫与神经调控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颅脑创伤神经重症分会理事。
  特需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周五上午。
  本文摄像/顾潘庆
  美术设计/刘丹红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