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场交响乐,心脏就是那位掌控节奏的指挥家。它用规律的心跳为生命打着节拍——每分钟60~100次,是大多数人的“安全区”。一旦节奏失控,或快如脱缰野马(心动过速),或慢似老牛拖车(心动过缓),身体就会拉响警报。
一位80岁的老太太曾因反复头晕就诊,常规检查一切正常。直到医生为她戴上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追踪器”,才揪出真凶——心脏竟有6秒“罢工”!植入起搏器后,她的生活重回正轨。
针对这些心脏节奏的异常现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的张家美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大家:心跳异常可能悄无声息,但科学的防治却能如拨云见日般“拨乱反正”,让生命之曲重新和谐。
自测篇:你的心跳“脱轨”了吗?
1.居家自测:
· 搭脉博:正常人的心跳是每分钟60~100次,如果你的心跳每分钟低于60次,那么就是心动过缓了;相反,如果你的心跳每分钟高于100次,那么就是心动过速。
· 智能手表:如今,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电子手表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它们大多数都具备着监测心跳、血压、血糖等功能,成为我们随时了解身体状况的小助手。
· 症状警报:心慌、头晕、胸闷等症状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2.医院检查:
· 心电图:10秒快照,但可能“抓不到”阵发性异常。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贴身“监控”,专治“间歇性作案”。
· 冠脉造影:若患者表现为头晕、心跳过慢,检查后发现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引起的,要及时做冠状动脉造影,它可以有效排查因“血管堵车”引发的心动过缓。
治疗篇:给心脏“调频”的医学武器
1.药物治疗:
· 心动过缓:如果心跳每分钟50跳以上,不需要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即可;但若每分钟30多跳,则需考虑其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对症治疗。如果是心肌炎引起的则需抗炎治疗即可,如果是冠心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则需对症治疗,把原发病治好后,心跳则会恢复正常。如果是自身的心跳过慢,则可采用药物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茶碱缓释片等药物,使患者的心跳适度加快。
· 心动过速:如果是偶然引起的,比如劳累、喝浓茶、咖啡等,则调整生活习惯即可。若患者是因冠心病引起的心动过速,那么则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如美托洛尔),需注意的是,这种药物都需长期使用,把患者的心跳控制在60~80次之间,但如果心跳低于每分钟50次,则需减量或停药。
2.起搏器植入:
· 当心跳停跳2秒以上,同时伴有头晕症状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患者需起搏器植入治疗;
· 若伴有头晕、晕厥症状,且有心电图特点的两度两型及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也需安装起搏器治疗;
· 若是因心跳有时快有时慢导致的慢快综合征患者需安装起搏器,以在保证心跳不慢的基础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此外,针对心动过速,临床上还有射频消融术,微创“电路维修”,可有效根治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生活篇:心脏喜欢的“慢生活”与“安全冲刺”
1.饮食红绿灯:
· 心动过缓患者可短期适量饮用咖啡、绿茶等饮品缓解症状,但长期依赖可能干扰心脏节律,需遵循医嘱;
· 心动过速患者日常生活中可多食用含钾和镁的食物,如香蕉补钾、菠菜及黑巧克力补镁。但需注意的是心动过速的患者不能饮用浓茶、咖啡、烈酒等饮品,避免心跳频率再次提高。
· 伴有冠心病或甲亢的患者需避免食用高盐、高脂的食物。
2.运动处方:
· 心动过缓的患者推荐进行快走、游泳等运动,增强心肺的同时不会“超负荷”,但如举铁等需要憋气的运动应避免,这类运动可能诱发晕厥;
· 心动过速的患者建议在运动前热身,运动时的心率≤基础值+30次(如静息80次,运动不超过110次),运动结束后进行“冷身”,防止心跳骤变。
急救篇:生死时速的“黄金3步”
若患者突然晕厥,张家美主任指出患者及家属需注意以下几点:
1.立即躺平:患者因缺血引起晕厥,要立即躺平,有条件把脚抬高,使下肢的血液回到脑部,缓解症状。
2.拨打120:及时拨打120,使患者尽快得到治疗。
3.搭脉博:若晕厥的患者10秒内未触及脉搏且无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若数秒内恢复意识,仍需平卧观察并就医排查病因。
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是生命的交响乐章。无论是心动过缓的“拖拍”,还是心动过速的“抢拍”,科学防治都能让节奏重回和谐。记住:定期体检+健康习惯+急救常识,就是给心脏最好的“保险单”。你的心跳,值得温柔以待。
相关链接: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平时家中需要备有麝香保心丸、硝酸甘油等药吗?这类救心药使用该注意些什么?
张家美主任建议:对于冠心病患者,建议家里和身边常备麝香保心丸,其具有芳香开窍、活血通络的功能,针对血管的缺血是安全有效的。而硝酸甘油则需慎用,因其适合的是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并不适用低血压患者。除非患者对自己的血压比较了解,一般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硝酸甘油。
专家简介:
张家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心内科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科主任,上海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跟师于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老年与虚证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科委专家库成员,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上海联盟第二届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三届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虹口区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主委、虹口区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副主委。
擅长冠心病、心衰、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
专家门诊:周四下午
本文撰稿/谢曼丽
摄影摄像/顾潘庆
美术设计/刘丹红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