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两项“六原则”,有效防治健康“隐形杀手”——骨质疏松

2024-07-17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访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老年医学科专家梁兴伦主任。
  37岁的王女士是一位在职白领,近期她总觉得身体不适,尤其在晨起或久坐之后,腰部与背部的酸痛感尤为明显,这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刚好公司提供了一年一度的体检福利,王女士借此机会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然而,体检结果却让她颇感意外——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简称OP)。这一发现让王女士满心疑惑,毕竟,OP通常被视为老年人群更易罹患的疾病,为何会提前找上自己呢?
  为了解答这一疑惑,世界医疗网采编组专访了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的老年医学专家梁兴伦主任。
  OP:
  悄然侵袭的“隐形杀手”
  OP,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涵盖了五个核心方面: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变化、骨强度下降、易发骨折以及累及全身性的表现。它被誉为“隐形杀手”,因为其早期症状并不显著,但患者可能会感到腰背部位酸痛不适,行走时踝关节及跟骨出现疼痛感,肌肉力量减弱且时而发生抽筋现象。到了后期,患者会明显感受到骨痛,身材可能逐渐变矮,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骨折,如脊椎、四肢或骨盆等部位的骨折。

(梁兴伦主任接受世界医疗网专访照片)
  梁兴伦主任指出:“女性在35岁后更容易患上OP,这与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雌激素对女性而言,是一种具有多重保护作用的激素,它不仅关乎血管健康、皮肤状态、生殖功能,还对骨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提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这段话以七年为一个周期,描绘了女性从成长到衰老的过程。特别是在第五个七年周期,即35岁左右时,女性开始面临阳明脉衰,头发和身体功能逐渐减退,雌激素水平也迅速下降。但雌激素对骨骼生长,尤其是成骨细胞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其水平的下降增加了罹患OP的风险。而到了49岁左右,雌激素水平更是急剧下降,OP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剧。
  因此,从35岁左右开始,女性就应该积极预防OP,关注骨骼健康,以避免这一“隐形杀手”的悄然侵袭。
 
(梁兴伦主任接受世界医疗网专访视频)
  OP治疗六原则:
  全程管理,中西医结合,重塑骨骼健康
  针对OP的临床治疗,梁兴伦主任提出了6大核心原则:
  ①早期发现:早发现早治疗,为骨骼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②联合治疗:将中药与西药、抑制骨分解药物与促进骨形成药物有机结合,共同守护骨骼健康。
  ③社区治疗:患者可在社区接受便捷治疗,无需远赴三甲医院排队等候。现在社区内即可配齐常用药物,满足患者的需求。
  ④督导相伴:对于老年患者,社区工作者和家庭成员的督导至关重要。确保他们按时服药,不忘疗程,保障药物治疗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⑤间歇治疗:根据个体情况,科学安排药物使用周期,优化治疗效果。OP治疗非一蹴而就,需灵活调整,间歇进行。
  ⑥全程管理:从早期发现到联合治疗,再到社区治疗与督导相伴,最后实施间歇治疗策略,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共同构成OP治疗的完整路径。
  而针对OP的药物治疗,梁兴伦主任表示西药与中药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共同为患者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他不仅在临床实践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还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17年,他凭借“骨质疏松症防治六原则及补肾中药干预骨质疏松机理研究”获得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8年,他又因“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社区干预及机理研究”荣获上海市医学会第十七届上海医学科技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贡献的认可,也体现了他在骨质疏松症防治领域的深厚造诣。
  1.西药治疗:精准干预,强化骨骼
  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如甲状腺素、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等,这些药物如同优质的建筑材料,帮助骨骼变得更加强劲,有效加固身体的“支柱”。
  防止骨破坏的药物:骨骼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需保持平衡。老年人破骨细胞活性往往增强,导致OP。因此,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盐等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骼破坏。这些药物通过静脉点滴,根据特性不同,使用频率可能为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三个月一次。
  2.中药治疗:辨证施治,滋养根本
  肾为先天之本,奠定我们先天的基础;脾为后天之本,通过消化吸收食物,提供足够的气血阴阳。因此,治疗OP时,既强调补肾,也注重健脾。
  采用续断、补骨脂、川牛膝、山萸肉、生地黄、熟地黄等中药可滋肾调肾;选用黄芪、白术、陈皮、茯苓等中药生血益气,调理脾胃功能,进而促进气血的化生。
  梁兴伦主任指出:“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如胖瘦、寒热、气虚血虚等,进行针对性的辨证论治,加减中药。基本上,我们的治疗以补肾为主,健脾为辅,同时化痰活血,这一方子也获得了国家的专利。”
  另外,梁兴伦主任还列举了一些临床患者使用中医药的治疗效果:
  缓解患者症状:许多老年OP患者表现出无力、肾虚、尿频、骨软、头晕等症状。通过补肾的方法,这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患者体力得到恢复。
  缓解骨痛:OP患者常常伴有腰背痛、关节痛、跟骨和踝骨疼痛,以及肌肉抽筋。通过健脾补气血等措施,患者的骨痛得到有效缓解。
  提高骨密度:坚持服用补肾活血健脾化湿的中药一段时间后,患者的骨密度得到提高,骨折风险显著降低。
  OP预防六原则:
  全面策略,守护骨骼健康
  预防OP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全面策略,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生活方式调整,保护骨骼健康,降低骨折风险。
  1.骨密度检测:金标准
  骨密度检测在OP的预防和后期治疗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检测频率方面,通常建议半年一次,若病情稳定且坚持治疗,可调整为一年一次。对此,梁兴伦主任特别提醒,以下几类人群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测:
  已确诊OP患者:无论已经进行过系统治疗与否,骨密度检测有助于评估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OP高风险人群:包括消瘦、体重明显减低者;老年人(通常60岁或75岁以上);长期营养不良者;长期吸烟者;大量饮酒者;长期从事不见光工作的人员;绝经期妇女及35岁以后的妇女;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或长期低钙摄入者。
  除了以上人群,梁兴伦主任还指出:“因为我这里长期做OP的调研,我发现20多岁的小姑娘甚至还没有结婚,她的骨密度就很低,还有一种看起来身材高大强壮50多岁左右的男性,也会检测出骨密度很低。因此,无论性别、年龄或外表如何,任何人都可能面临OP的风险。要及早进行骨密度检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预防“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老年人OP患病率很高,简单的跌倒都有可能造成骨折,引起严重后果。预防跌倒,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对此,梁兴伦主任指出:“OP患者预防骨折,需从内因与外因两方面综合考虑。”
  ①内因方面:积极治疗OP,减少骨折风险,并适当运动,增强对运动损伤的抵抗力。
  ②外因方面:
  穿着合适的鞋子:确保鞋子合脚、稳固,避免因鞋子问题导致的摔倒风险。
  注意行走环境:检查地面是否光滑或湿滑,留意斜坡等潜在危险,预防走路时摔跤。
  留意周围环境:特别是在夜间或光线不足时,保持环境熟悉,避免在黑暗中摸索导致摔倒。此外,在厕所呆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因为时间过长起来时可能会产生头晕的症状,从而引起摔倒/骨折。
  此外,针对夜间环境预防骨折的方法,梁兴伦主任提出了醒来后采取“三个半分钟”的策略:
  醒来后观察半分钟:确认周围环境,回想门、厕所等位置。
  坐起后平衡半分钟:从平卧位到坐位时,给予脑部适应时间,预防头晕和直立性脑供血不足。
  站立前适应半分钟:脚放在地上准备起身时,稍作休息,确保身体稳定。
  3.科学补钙
  “补钙是OP治疗的基础,但并非唯一方法。且补钙量因人而异,过度补钙可能带来副作用。”梁兴伦主任说。
  正常人每日钙需求量约为800~1200毫克,应考虑食物中的钙摄入,如虾皮、海产品、牛奶、芝麻等含钙丰富的食物。此外,不同的钙制剂吸收率不同,如柠檬酸钙吸收率较好,乳酸钙吸收率最高,碳酸钙相对较低。并且在补钙时必须考虑维生素D的摄入,因为维生素D是帮助钙吸收的关键因素,它能将肠道和血液中的钙输送到骨骼中。
  梁兴伦主任补充道:“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补钙量,如OP患者可能需要800~1200毫克的补钙量,而低风险或骨量减少的人群可能只需400~800毫克。”
  4.营养均衡
  要确保摄入七大营养物质: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矿物质和蛋白质对OP尤为重要。此外,还有两大常被忽视的物质:阳光和空气(氧气)。在富含氧气的环境中锻炼和生活,对OP的预防和治疗都有益处。另外,还要确保饮食均衡,不偏颇或偏重,减少烟酒、过度油炸食品和不靠谱的保健品的摄入。
  5.加强运动
  加强运动对年轻人和缺乏锻炼的人群及老年人尤为重要,但老年人易骨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八段锦、气功、太极拳和太极柔力球。梁兴伦主任指出:“太极柔力球融合了太极原理,动作圆润,幅度适中,能促进全身肌肉、关节和脑部的运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健身。”
  6.适当药物补充
  对于高风险人群,除了生活方式的干预,还可以考虑在食物或药物方面给予侧重,以进一步保护骨骼健康。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老年医学二科特色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老年医学二科主要针对老年人群及亚健康人群,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与疾病治疗服务。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筛选与未病先防:提供年度体检服务,包括基本体检与深度体检,以全面了解健康状况。提倡3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进行骨密度检测,实现早预防、早干预。
  2.综合干预与治疗:采用中医、西医、针灸、康复、预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干预方式,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3.OP治疗:
  ①金标准检测:提供国际认可的骨密度检测服务,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②全面西药治疗:拥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等多种西药,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③中西医结合:采用中药、西药、养生、健康教育、康复等综合治疗措施,全面防治OP。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老年医学二科团队在梁兴伦主任的带领下,秉承“牵手海山楼服务到永久”理念,努力使每一位保健对象:来前有信心,住院很安心,离院很称心,家属都放心,医患结同心。
  专家简介:
  梁兴伦
  老年医学二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应外交部、卫生部和商务部派遣担任某国家领导人首席保健医师;先后接受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高级培训,并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接受全科医学专业培训。
  学术兼职:担任上海市保健医疗医务工作者联谊会秘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络病研究会秘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中国老年学会抗衰老学术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翻译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症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延缓衰老学术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瘀证研究会委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常务编委。
  2009年主办上海市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上海市干部保健医务工作者论坛;2012年10月主办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科医学理论与实用技能培训班。协办第三届中美全科医学交流与培训学术研讨会。
  擅长:骨质疏松症及骨关节炎,代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保健养生。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本文作者/谢曼丽
  摄影摄像/顾潘庆
  美术设计/张丽萍
  插图绘制/谢曼丽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