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五院)呼吸内科主任揭志军,一个奋斗在H7N9禽流感病毒前沿的医务者,面对致病性强,聚集性发病,病情进展很快,具有一定传染性的H7N9禽流感病毒,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在H7N9带来的死亡阴影里,给惶惶不可终日的众人,撕开一道光明缝隙,让阳光、雨露、希望渗透进来。
如果说,揭主任在H7N9禽流感病毒事件中,带给众人的是生的希望和渡尽劫波后的庆幸与喜悦,那对他自己而言,则是追求医道的一次问心之旅,以及国家给予的高度肯定:参与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据悉,本次“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防病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奖,主要是整个防控体系的成功,是医学领域里第一个特等奖。揭志军主任所在的五院发现了全球第一例和第二例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掌握了第一手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病例的诊治,在发现患者聚集性发病的特点后,他将患者标本送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病原应急监测和生物安全部”进行重点检测。随后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袁正宏教授和上海市公卫中心实验室胡芸文主任带领的团队,通过反复验证,揭示这是一种新型病毒,是一种以H7N9型流感病毒为“骨架”,同时含有多种流感基因片段的重配毒株。
“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防病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牵头,汇集全国在H7N9防治领域里的各个专家,共同申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因而,揭主任在说到获奖感受时表示:“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亲自给我们全国的这些科技进步科技工作者颁奖,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和荣誉,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我觉得这个荣誉对我来说也是非常珍贵的。”
救死扶伤,天职使然
作为普通大众,面对传染性极强且致死的流感病毒时,恐慌、害怕、担心、焦虑,迫切的想要逃离,都是正常表现。但对医务者而言,似乎就不能理解了。医生在大众眼里是神圣的,他们被赋予诸如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等使命,当遇到重大疑难疾病时,医生毫无疑问的首当其冲。犹记得2003年SARS期间,倒下的不仅仅有普通患者,还有更多的是医务工作者。
时隔10年,2003年SARS的险情还历历在目,新型H7N9禽流感又再度来袭。由于H7N9流感病毒的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还很凶险,这在无形中加大了揭志军主任、呼吸科、五院的压力,此时不仅是医生,包括护士,都表现出有一些害怕,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医生,他们还是父亲、母亲、子女,卸不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担。
“作为医生来说,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我们不可能去退缩、畏惧,肯定是要积极地去抢救病人。当然在这个前提下,这个我们也要做好一定的防护准备。”揭主任回忆道。正是他这种面对生与死,也压不弯救死扶伤脊梁的傲气,才能在全球首例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面前,坚定地走下去。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因为我从小,身体也不怎么好,所以我读大学的时候就特别想做一个医生,我父母也是特别支持我,考大学的时候,选择的都是医学的专业,当时想是不是可以给自己看病,所以这时候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最初的梦想经过浇灌,现在已经茁壮成长。揭主任从只是想自己给自己看病,到坚定地走在救死扶伤的路上,始终不忘初心,这与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是分不开的。
H7N9禽流感病毒的危机度过去了,这并不代表我国的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就乐观了。据揭主任介绍,国内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全国所有疾病里,发病率、死亡率基本上都在第四位,这意味着呼吸系统疾病对老百姓的威胁仍是巨大的。而一直致力于救死扶伤的揭主任透露,他会在病毒研究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也会做一些流感病毒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够在病毒领域有更大的一些突破,给老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揭主任也呼吁大众做好流感病毒预防工作:首先,尽量少去人特别多的地方,尽量减少接触传染源,勤洗手。其次,保持自身良好免疫力,不熬夜,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第三,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对一些年老体弱的老人或者儿童,提前注射疫苗可能会减少冬春季节流感的发生。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周三下午
专家简介:
揭志军,博士,主任医师,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上海市第二批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闵行区领军人才,美国Lovelace呼吸病研究所访问学者。2016年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年呼吸医师”称号。参与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学感染学组和青年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感染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常务委员兼感染学组副组长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免疫调控和哮喘发病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计委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