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爱耳日话“采耳”:“小掏”怡情,“大掏”伤身

2022-03-03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爱耳日专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专家郭裕,带你正确认识采耳,合理用耳护耳。
  
       一勺一刷一铲,一推一弹一捏,技师手起勺落,顾客七窍尽通,飘飘欲仙......
  采耳,俗称“掏耳朵”,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技艺,盛行于川蜀地区,有着“东方秘术”、“民间三大舒服之一”的称号。
  从成都街头走向全国各地,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采耳店,让这份技艺成为了都市里的一种新时尚。
  
  采耳技法花样百出,人们对它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人说“必须体验一次,让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也有人诚恳告诫“别轻易尝试”,甚至调侃“没聋之前也经常去,现在已经报手语班了”。
  那么采耳对我们的耳朵究竟好不好呢?真能起到传闻中那般“放松解压、保健身心”的奇效吗?
  恰逢第二十三个“全国爱耳日”、第十个“世界听力日”,记者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专访了耳鼻喉科专家郭裕教授,带你正确认识采耳,合理用耳护耳。
  “小掏”怡情 规范适度很重要
  张先生的采耳初体验是在一次成都旅行中经历的,尽管对这项网红技艺早就有所耳闻,但真正尝试的时候他还是略有担心。
  躺平后技师手起勺落,一系列娴熟的操作,耳朵里“酥酥痒痒”的快感,立马让他的心情从紧张担忧变成了安逸享受。“在那十几分钟里,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和舒适”张先生这样回忆。后来的生活中,他偶尔也会约上好友一起采耳,把这当成一种放松解压的业余活动。
  随着采耳在各类人群中的盛行,也有不少人发出疑问:采耳真是解压良方吗?
  耳鼻喉科专家郭裕教授表示,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应一分为二地看待采耳。当一个人在较为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一些耳道按摩活动,确实能起到放松心态的作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很重要,采耳过程如果规范、谨慎、卫生,适当地进行,不失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法。但是从医疗保健上来讲,采耳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更不能治疗和缓解疾病,因此有些采耳广告提出的“能治疗缓解很多毛病”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大掏”伤身 频繁采耳有风险
  并不是所有体验过采耳的人都被“爽到”,也有人栽了跟头。
  (截图来自微博)
  去年3月份,湖北武汉的吴先生在一家修脚房接受了足疗和采耳服务,结果当晚就出现瘙痒症状,一周后在武昌医院耳鼻喉科确诊右耳因“真菌”感染导致外耳道炎。
  也就是说采耳让吴先生患上了“脚气”,这时他才回忆起当时的采耳师傅和修脚师傅是同一人!
  郭教授告诉记者,采耳有风险,不规范的采耳会对我们的耳朵产生很多不良影响。
  首先,采耳时对外耳道皮肤产生摩擦,一旦设备消毒不彻底、卫生不到位就很容易引发感染,传播疾病。其次,采耳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极有可能损伤外耳道或鼓膜,引发外耳道炎症、鼓膜穿孔等。对于长期的可视采耳,也有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粘膜的屏障受到破坏,引起耳道的反复感染。
  因此,郭教授提醒:不建议频繁采耳,耳道如有不适,可以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检查、冲洗,这种方法最为安全有效。
  
(世界医疗网专访郭裕教授视频)
       耳部耵聍有益处 无须“赶尽杀绝”
  既然在外采耳有风险,那有人可能会问了:自己掏总没事儿吧?
  答案是否定的。与在外采耳一样,自己频繁掏耳朵也会因为卫生不洁、方法不当等问题对耳朵产生损伤。
  那我们的耳朵究竟是不是掏的越干净越好呢?对此,郭教授解释,处于我们耳内的耵聍(俗称耳屎)并非一无是处,它对于外耳道有很重要的保护作用。
  首先它具有微弱的杀菌消毒作用,能够防止外耳道的细菌感染,从而预防外耳道的炎症。同时其为油性的分泌物,会起到疏水的作用,可以防止外耳道被理化因素侵害,避免耳道潮湿。最后耵聍还有一些特殊的气味,能够防止灰尘或者飞虫进入耳道,形成耳道的异物。
  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耵聍可以借咀嚼、张口等运动脱落排出,生活中没有必要去频繁掏耳朵。
  日常生活多注意 正确护耳有妙方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健康至关重要,爱耳护耳刻不容缓。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正确认识采耳,避免乱掏耳朵,保护耳部健康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郭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日常生活防噪音
  在影响听力的因素中,噪音是最常见的。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间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因此,应该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在城市化建设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隔音装置,如隔音玻璃、隔音耳塞等方法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2.减少耳机使用时间
  长期、高音量使用耳机会对我们的听力造成损害。建议遵守“60-60”规则,即用户播放器的音量设置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成人每天戴耳机不要超过3~4小时,未成年人不超过2小时,并且每次佩戴耳机30~40分钟后,就要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3.保持良好的心态
  研究发现,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耳鸣。另外,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较大,有一部分人会比较急躁,还有些人性格十分内向,容易钻牛角尖。所以,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态。
  4.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
  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潜水时注意保持耳压平衡;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所有这些,都是保护耳内鼓膜不受气压的刺激而发生外伤性耳聋。
  5.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的饮食作息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功效,也同样有利于听力健康。饮食不宜过于辛辣,注意“三低一高”(低脂、低盐、低糖、高纤维素食品)。还要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睡眠。
  平时生活中可适当进行耳保健操,工作学习之余多开阔视野,进行体育锻炼,放松心态,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耳朵。
  6.尽早发现治疗耳病
  生活中如果出现耳闷、耳鸣、听不清等任何耳部不适症状,以及对声音反应迟钝、调高电视音量等异常行为,都应予重视,尽早就医。
    专家简介:
       郭裕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学科带头人
  国家中管局中医耳鼻咽喉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咽喉-口腔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中药协会耳鼻咽喉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医药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主任委员
  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杂志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SCI论文3篇。主编专著5本,副主编专著1本,参与编辑专著多本。
  任“十二五”、“十三五” “十四五”国家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材副主编。
  任多本专业杂志的编委或审稿专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1项。
  主持省市局级课题多项。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专家门诊)   周五上午(特需门诊)【上海市静安区芷江中路274号】
  周二上午(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专家门诊)【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67弄1号】
本文作者/李   晓
本文摄影/徐智伟
美术设计/张丽萍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李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