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王巍教授:这么做,胰腺癌的预后会大大改善

2024-12-05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世界医疗网专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医师、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巍教授。
  据统计,我国每年胰腺癌病例新增近6万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初诊患者可切除者仅20%,无手术治疗者中有50%患者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而转移性胰腺癌预后极差,五年生存率仅为3%,中位总生存期只有数月。这一组数据清晰地反映出胰腺癌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死亡率高的问题,它也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事实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让人谈之色变的胰腺癌也能做到可防可治。
  “隐居”腹腔深处的胰腺有着大作用
  胰腺是人体仅次于肝脏的第二大消化器官,堪称人体第二大消化工厂。它位于肚脐以上5~10厘米,形似水果黄瓜,躲在胃的后面,背靠脊柱,头顶十二指肠,尾靠脾门,附近是错综的血管和神经组织。因为隐藏得比较深入,所以很难被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所发现。
  胰腺的宽度只有2~3厘米,长度为14~18厘米。王巍主任表示,胰腺体积虽然不大,但是作用却不容忽视。它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两部分,拥有内外分泌的双重功能,分别负责人体的消化和代谢功能。
  1.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可以生产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这些激素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代谢功能,维持着血糖的稳定。如果胰腺的“内分泌”功能出现问题,人体的代谢节奏可能会被打乱,血糖稳定也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因此,如果既往无糖尿病家族史,血糖突然变高,或者突然变得不稳定,就要考虑胰腺的因素。
  2.外分泌腺
  外分泌腺每天会分泌约750~1500毫升的胰液,这些胰液会排入小肠,是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主力部队。如果突然出现食欲差、有饱胀感、恶心等症状,或者体重短时期内快速下降,患者也要引起重视。
  胰腺适合过“苦日子”
  临床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因为暴饮暴食导致腹部突然疼痛难忍,本以为是胃肠道不适,结果来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是患上了急性胰腺炎。这是怎么回事?
  对此,王巍主任解释,正常情况下,胰腺分泌的胰液只消化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但暴饮暴食、频繁饮酒后会使胰液过度分泌,酒精又会导致胰腺管开口水肿和痉挛,使得分泌的胰液排泄不畅,从而激活胰液中的消化酶而引起胰腺自身消化,最终诱发急性胰腺炎。也正是因此,胰腺炎被戏称为“富贵病”。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这种“富贵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胰腺炎是胰腺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胰腺炎通常发病急骤,伴随剧烈的腹痛、恶心和呕吐。而慢性胰腺炎则是长期的炎症过程,可能导致胰腺功能的逐渐减退,甚至导致胰腺癌的发生。
  “胰腺其实适合过‘苦日子’。”王巍主任说道,“胰腺炎虽没有胰腺癌的致死率高,但是对人体的伤害显而易见。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对胰腺的保护,比如合理饮食,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拒绝暴饮暴食,远离高脂食物;坚持低糖饮食,以免过多糖分在体内转变为甘油三酯;戒烟戒酒等。”
  “另外,坚持运动,尤其是户外有氧活动;控制体重,避免超重肥胖;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等也是维护胰腺健康,预防胰腺癌的重要举措。”王巍主任说道。
  “三明治”式治疗方法大大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期
  胰腺癌的病程短、病情发展快、恶化迅速,其难治性和高致死率令人生畏。即使在医学发达的今天,依然是棘手难题。很多人认为得了胰腺癌就必然会死亡,但王巍主任却觉得这个观念需要扭转。“如今,胰腺癌已不再是不治之症,长期生存的胰腺癌患者大有人在,相信以后也会越来越多。”
  据介绍,首次发现到门诊初诊的病人,只有20%能够开刀,这20%能开刀的患者里又只有20%能活过5年以上。那剩下的80%不能手术的患者怎么办?只能静静等待死亡的来临?
  王巍主任表示,就像挖一个根系茂盛的大树,如果挖树前先让大树根系萎缩,那就容易多了。所以,对于这80%不能手术的患者,可采取先化疗,用药物让肿瘤体积缩小、范围减少,再进行手术切除的方法。这种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再化疗的“三明治”式治疗方法使胰腺癌患者手术概率明显提升,其生存期也大大延长。据统计,采用“三明治”式治疗方法的患者,其平均生存期可延长40%以上。
  “另外,精准医疗也将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所谓精准治疗,是在胰腺癌患者的肿瘤标本和血液标本中,通过基因筛查可以查找可能存在的与胰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以帮助筛选后续化疗方案、靶向药及免疫治疗方案。“目前已被明确的胰腺癌突变基因主要有胰腺癌BRCA基因突变,该型突变患者使用含铂类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奥拉帕利疗效很好。相信在众多医学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定会有更多的基因突变位点被发现,从而让更多的胰腺癌患者受益。”王巍主任补充道。
  早诊早治可改善预后
  胰腺由于深居腹膜后,被其他脏器所包围,B超检查较难探查到早期直径较小的胰腺癌。此外,胰腺癌往往没有特别的症状,早期会表现出如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如黄疸(胰头区胰腺癌侵犯压迫胆总管所致)、腹痛(肿瘤堵塞胰管或侵犯腹腔神经丛所致)和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及肿瘤消耗所致)等症状,但这些症状也并没有特异性。这些症状在临床上极易与胃肠道疾病或胆道系统疾病相混淆,从而导致胰腺癌较难早期发现,从而贻误治疗时机。
  “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远期预后差,实现胰腺癌的早诊早治,可大大改善预后。”王巍主任建议有可疑症状或者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
  对于检查方法,王巍主任介绍,常规体检的人群可每年定期筛查超声及肿瘤标志物,其中CA19-9是比较敏感的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80%以上。当超声检查发现异常或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时,要进一步完善增强影像学检查,如仍然诊断困难,可考虑行超声内镜检查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缩短至每半年进行定期筛查,同时应考虑定期进行增强影像学检查。
  专家简介:
  王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复旦大学胆道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胰腺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肝胆外科专家委员会联席主席,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微创诊治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胆道外科专家工作组、机器人外科专家工作组委员,美国外科学院Fellow,FACS,上海市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普外分会委员,第三届国家卫健委“健康卫士。医德风范”奖获得者。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浦东院区)
  特需门诊:周三上午(徐汇院区)
  本文作者/敬   梓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