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骨科专家洪洋:健康体检勿忘骨密度检测

2024-10-14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喝咖啡是一种情调,但现在有不少人将其变成一种习惯。岂不知,过量喝咖啡对骨质疏松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如果不引起重视,跌倒后易发生骨折,对本人和社会都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并不关心,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中老年人的事,与已无关。事实上,现在30岁以前患上骨质疏松已经不是新鲜事。其中嗜好咖啡的东方人群,且长期每天喝3杯以上咖啡的女士已经成为骨质疏松的青睐者。
  从事骨质疏松科研与临床工作多年的专家洪洋教授指出,喝咖啡是一种情调,但现在有不少人将其变成一种习惯。岂不知,过量喝咖啡对骨质疏松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在骨质疏松门诊上,洪教授曾经遇到一位年仅三十的女性,长期坐办公室,喝咖啡也成了她的习惯,后来老感觉腰酸腿疼,到医院经检查,被诊断为骨质疏松。
  洪教授指出,咖啡因会影响骨骼的维生素D受体蛋白的表达,抑制维生素D的吸收,从而影响骨钙沉积,而且咖啡因也会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让破骨细胞将骨钙释放到血钙中。许多研究发现,过多饮用咖啡会增加人体骨质疏松的风险,每天喝3杯以上咖啡的人,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39%。因此,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为了避免骨质疏松,建议应尽量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若想要喝咖啡的话,一天最好不要超过2杯,同时注意多补充钙质。
  骨质疏松症并非小事
  从临床上来说,多数人都知道全球每年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病种是心血管疾病,但排在第二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到底是什么?是无处不在的消化疾病?还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各类肿瘤?令绝大部分民众意想不到的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竟然是一位“静悄悄的杀手”——骨质疏松。来自西班牙San Juan Grande医院的创伤骨科主任卡洛斯•雷文加•盖尔蒂赫(Carlos Revenga Giertych)博士介绍说:“全球平均每3秒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可以形容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病名虽然广为人知,但多数公众对其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注重预防和合理诊治的现象甚为普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任何可以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元)、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糖尿病等、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抑郁药等)所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可以发生在骨骼的不同部位,如腰椎、股骨、上肢骨等。
  有以下4种情况,警惕骨质疏松来袭
  骨质疏松症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特别容易被忽视,患者往往在骨折之后才会到医院就诊。尽管如此,是否患有骨质疏松仍可从蛛丝马迹中初步判断,洪教授提醒,有以下4种情况的人群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
  1.疼痛,腰背痛、脚抽筋:这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原因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骨皮质的破坏均可引起全身骨痛。
  2.身高缩短、驼背:多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严重者可导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还可能会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胀和食欲减低等不适。
  3.骨折: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例如崴脚导致的骨折、坐车颠簸导致的骨折、最严重时咳嗽都可能导致骨折。
  4.家族史: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例如,父母有髋部骨折的家族史,需要警惕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健康体检勿忘骨密度检测
  现在大家都重视健康体检,在面对各种检查套餐,勿忘留意是否有骨密度检测这一项。检查能准确测量骨量流失的程度,也是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更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据洪教授介绍,骨密度测定的方法有:
  ·超声波骨密度测定
  ·定量CT立体骨密度测定
  ·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
  其中,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是WHO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骨密度检测对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症,具有灵敏度高,诊断率高的优点。另外,骨密度检测还有助于协助检测骨密度变化。尤其对于中老年患者或者女性绝经患者,骨密度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预防骨质疏松症,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骨科医生提醒,连续检测骨密度已经成为临床实践中监测疗效的重要手段。BMD值有意义的变化至少半年以上才能由DXA检测出来。使用抗骨吸收药物治疗时,骨密度的变化并非预测骨折风险下降的敏感指标。
  骨密度变化对解释骨折风险的下降在不同的药物是不同的,这也表明骨密度以外的其他因素对骨折风险下降可能更重要。早期监测骨密度的变化对预测抗骨吸收药物治疗反应的值有限。
  促骨形成药物治疗时,骨密度增加对解释临床骨折风险的下降占有更大比重。因此,骨密度监测对促骨形成药物治疗疗效评估比抗骨吸收治疗有更大价值。
  正确补钙有讲究
  目前,我们存在许多补钙误区,正确的补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做出选择。补钙并非越多越好,最重要的是人体实际吸收率。若要确定是否缺钙,应前往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检测。此外,我们倡导通过天然食品来摄取钙质。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指出:钙剂和维生素D3为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充足的钙摄入对获得理想骨峰值、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维护骨骼健康十分有益。
  正确补钙,预防肾结石,应至少做到以下三点。
  1.选择适当的钙剂服用:如选择碳酸钙、枸橼酸钙、柠檬酸钙等,可置换草酸钙中的钙离子,减少肾结石的发生。
  2.补充充足的钙剂:充足的钙可以预防肾结石的发生、延缓肾结石的加重,成人每日摄入钙的含量应满足800~1000毫克,包括食物及服用外源性的钙剂。
  3.改善生活习惯:增加运动,适当调整饮食结构。比如白天可多饮水,并定期做泌尿系超声检查。
  补钙会得肾结石吗
  洪教授指出,合理的补钙不仅不会得肾结石,相反还有预防肾结石形成的作用,这是因为补钙过程中肠道内多余未吸收的钙与食物中的草酸成分结合形成不吸收的草酸钙,直接排出体外,阻止草酸被肠道吸收,从而减少体内草酸的浓度,降低草酸钙肾结石形成的风险。
  而肾结石患者建议在补钙前或者补钙中监测尿钙,如果尿钙水平升高了则不建议补钙。如果不清楚肾结石的成分,肾结石的患者选择柠檬酸钙是比较安全的。
  给骨折后患者的特别提醒
  秋冬季节,也是骨质疏松患者易骨折的高发季节,但不是每一个骨折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更多摔倒的人抱着:只是扭伤,情况不严重或些微痛疼忍一忍就过去了的思想,直到痛疼加剧或行动严重不便时才去医院就诊。
  洪教授表示,这种观念在临床上看来是比较错误的。因为有的人在摔倒以后,如果是轻微的骨折,可以通过静养的方式愈合,但中老年人若再去活动,则会加重骨折的损伤,甚至造成骨折片压迫到神经,导致神经的损伤,给治疗增加难度,最后要通过手术方法来治疗。因此,如果发生骨折后,为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或加重病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有时候摔倒它不一定是因为滑倒,它可能是突发的小的脑梗,或者脑出血引起的骨折,其他疾病引起的骨折也有很多。”洪教授叮嘱,临床上碰到多例患者表示摔倒是由于突然的晕眩,且入院后头晕头痛,经磁核共振检查后,发现脑部有缺血灶,即脑梗。这类患者需先治疗脑部疾病,建议3~6月后再做手术,或等患者身体指标稳定以后通过微创手术及早治疗。
  专家简介:
  洪洋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骨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闵行区领军人才;复旦大学社区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擅长创伤骨科、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本文作者/晓    静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