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名医 >

丁罡教授:走在创新路上 让理想持续飞扬

2023-08-18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专访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丁罡教授。
  “2017年,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距成立已满三年,逐渐进入运营阶段,作为医院核心科室的肿瘤中心也在思考到底应该如何建设、如何打出品牌。于我而言,它既是一个救助患者的新工作平台,更是实践前沿医疗理念、尝试新型医院管理模式的舞台。所以,当我收到就职邀请时没有丝毫的犹豫。”访谈中,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中心主任丁罡教授动情地表示。
  一般来说,在国内,一名医生的发展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合格的临床医生、杰出的临床科学家、卓越的学科带头人,且通常来说,这一晋升路径主要是在公立三甲医院内完成的。丁罡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他曾在仁济医院和新华医院分别工作了8年,34岁时、丁罡担任了新华医院分院副院长38岁又晋升主任医师、40岁就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同时,他也是上海市卫计委重点专科肿瘤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曾获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
  面对荣誉、丁罡显得很平静。“我们这一代人,是新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的见证人、参与者也是获益者。我们一从医学院毕业、面对的就是大量的最基本的临床需求,这给了我们充分的成长机会,但同时,受限于历史发展阶段等客观因素、当时医生们所掌握的‘武器’和可作为的空间其实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对于健康又有了更多元、更丰富的诉求、而且医学与科学也在快速进步,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不断迭代。在如今这个环境下,怎样才算是一名好医生?怎么用好这些新‘武器’进而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又如何培养出符合现在甚至是未来时代需求的优秀医生?”丁罡说在2017年的职业转换点上,这些问题始终“挠”着他的心。
  诚然,丁罡也可以在体制内,顺着原有的轨迹继续探索这些问题的可能答案。但丁罡也隐约感觉到、碍于管理上的合规性要求,公立三甲医院不得不受限于这样或那样的条条框框,并不适合在模式与制度上进行大刀阔斧的创新探索。
  留?还是走?
  丁罡选择了后者。“我是一名理想主义者。我愿意成为一名探路者、为同行们探一探河水的深浅。”丁罡说。
  始终寻找改变
  丁罡的理想主义情怀、是刻在骨子里的。
  2004年,年仅27岁的丁罡接到了这样的一项通知任命:前往仁济医院浦东分院筹建肿瘤科。当时,新建于1999年的仁济医院浦东分院是浦东新区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随着浦东开发开放速度加快,浦东地区人口导入逐年增加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在这一背景下、肿瘤科作为一门新兴的治疗学科、也逐渐受到了仁济医院的重视。由于学科方向极新,人才稀缺,筹建新科室的重任就这样落在了年轻的丁罡身上。
  “我面对的是一大片的空白。但是填补空白这件事,必须得有人去实践。”丁罡说。
  彼时的他、意气风发、跃跃欲试。
  但没想到的是,他所面对的阻力世是极大的。受限于当时整体医疗水平肿瘤仍是难治的重大疾病,能得到的资源支持和社会重视度并不高——老百姓谈癌色变不说,治疗方式也仅有放疗、化疗和开刀这“三板斧”。肿瘤科到底能做些什么?鲜有成功的案例。“肿瘤科的发展、需要其他科室的支持,但当时、其他科室不理解肿瘤科,加之自身科室的诊疗业务繁重、时有矛盾冲突。”丁罡坦言道。
  即便如此,年轻的丁罡还是挑起了重担。他积极宣教、对肿瘤治疗进行科普,来寻求跨科室的合作——肿瘤患者病程进展各不相同、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所适用的治疗方法也就不同、是选择外科手术?还是内科化疗?抑或放射线治疗、介入治疗?同时,对于患者,他积极救助、给予极大的支持。
  “我想,肿瘤科室从零开始起步总归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所做的能切实地服务患者、使患者获益就是值得的。”丁罡说。
  四年后、科室开始逐渐步入正轨丁罡又接到了新的任务:到缺医少药的崇明去支援农村地区医疗体系建设。
  关关难过,关关过。和别人“走马观花”似的支援不同,丁罡在崇明一待就是13年。别人眼里的“穷苦之地”,丁罡却甘之如饴。“患者需要我。”丁罡语重心长地说,他对自己也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崇明地区的老百姓实现“大病不出岛”?
  于是,在崇明,丁罡探索了基层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还开发了世界上首款针对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APP智能终端、并在全球范围内提出首个针对肿瘤的神经调控领域原创性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获得2015年国家卫生部改善医疗行动计划全国十佳案例。
  在丁罡的努力下,崇明医院成为了卫生部设立的“肿瘤多学科综合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这是上海地区首批唯一的一家,也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以一家三级医院为核心,联合二级医院、社区医院的联合体模式地区肿瘤防治中心。得益于这些工作,2010年,丁罡成为国家卫生部肿瘤规范试点医院上海地区负责人。
  去迎接新的挑战
  就在丁罡还在崇明“下基层”时整个肿瘤治疗领域以及社会经济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许多新的肿瘤治疗理论及技术被付诸实践,大大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肿瘤的防治呈现出慢病化的趋势、甚至部分肿瘤已经可以预防和根治。比如,化疗逐渐由姑息性治疗向治愈性治疗转变、手术联合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使原来已不具备治疗希望的晚期肿瘤患者重新获得了治疗机会。再比如、细胞与基因治疗逐步进入临床应用,或将为肿瘤治疗带来质的突破……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GDP的高速增长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人民的健康诉求也从获得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向更多维度延展: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是否可以有更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此时的丁罡,紧盯着这些变化并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可能: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的梅奥诊所采取了一种以整合诊疗为核心的医疗模式,践行的医疗理念是“患者不应该接受某一部分的治疗,而应该作为整体来治疗”在中国,随着医疗水平以及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一“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范式会不会也成为未来的新趋势?有没有机会去实现它?
  2017年,来自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机会摆在了丁罡面前。
  “肿瘤诊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医生所获得的武器也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再用老方法来对待肿瘤,必须要突破传统‘科室’的圈层思维,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化诊疗模式,向整合诊疗转变。”丁罡说,作为肿瘤专科医生,他也希望通过这样一次“创业”能够整合全球优质的肿瘤专科资源,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先进的医疗技术,让老百姓健康生活、远离肿瘤。
  然而,离开体制,也意味着头顶光环的消失。那段日子,丁罡曾一遍遍打电话给许多圈内老朋友们,寻求交流合作。有的人直接关机拒接,甚至很多人觉得,丁罡已由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变成了“充满铜臭味,要去赚钱”的商人。
  面对质疑,丁罡没有过多解释。作为一名医生,只有拿出实打实的救治病例,才能服众。
  丁罡还记得,一位年轻女患者出现高热症状,10天内病情迅速恶化,被送进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时已处于昏迷状态。此前另一家三甲医院诊断她为晚期脑肿瘤,发出病危通知。丁罡接诊后,却对之前诊断有所怀疑。两天内,他接连请来7位各领域的专家对患者展开大会诊。公共卫生传染病专家卢洪洲“改判”病症,诊断患者为“艾滋病合并钩虫病感染”。转院做针对性治疗后,年轻的生命得救了!
  又有一次,一位三年前曾因肠癌肝转移入院的70多岁“老病友”、因感染新冠再一次紧急入院。老人已经呼吸衰竭,立即被送入肿瘤重症科抢救,在通过高流量氧疗、俯卧位通气、抗病毒等一系列紧张抢救后,老人的体温和呼吸终于慢慢平稳下来。之后、营养科医生和康复科医生加入,帮助体质较差的老人加快康复。一个多月后、老人得以顺利出院。
  还有一次,一位患肺癌的老人前来诊治。陪同的女儿说,老人已在多家医院就诊、医生们都认为做病理穿刺有风险。丁罡看完CT明确表态,可以做肺穿刺和相关病理检查。经过四个月后的个性化精准治疗,患者肿瘤明显缩小;通过PET-CT进一步检查,发现肿瘤完全消失。此时,患者女儿向丁罡透露:此前,我们已经咨询了8位专家,他们都表示无可奈何。
  对此,丁罡颇为感慨:“其实,肿瘤患者个性化强,肿瘤治疗模式多样、患者及家属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我们倡导“协商式问诊’,像导演为演员讲戏般为患者分析各类疑问,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让患者及家属真正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去。”
  ……
  晚期肿瘤治疗分一线、二线和三线、来找丁罡的患者多数已经是三线后的难治性肿瘤患者,救治的难度可想而知。一场场出色的救治,为丁罡打出了名气、做出了品牌,也让他在体制外站稳了脚跟。“有时候,面对医院经营、引进和合作等各方面的沉重压力、我会选择回到临床,和患者们聊一聊天、问一问诊。能够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命的激情,我感到一切都是值得的。”丁罡分外感慨。
  建设一所“有温度、有高度、理想型”的医院。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中心的两面墙颇具特色:一面墙在二楼的门诊室上面“飞舞”着一只只振翅高飞的蝴蝶每有患者康复出院,墙上就飞一只写有康复者姓名的蝴蝶,如今,这面墙上已有上万只彩蝶,萌发出勃勃生机,另一面墙则在十楼的住院病区,这里挂着医生的画作,每一幅画作之旁则是患者的题字——医生与患者就这样艺术性地表达着对于生命的礼赞。
  这两面墙,都是丁罡的创意作品他常常说、医生这个职业对他而言更像是导演,是“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在医生的编排之下、肿瘤患者得以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再度重生,翩翩起舞。其实,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自己人生的导演呢?
  在体制外,大量的临床人才从哪里来?这是摆在丁罡面前最主要的难题。“专科人才是医院管理者最头痛的一件事情。肿瘤专科人才的行业壁垒高、技术复杂、培养周期漫长。”丁罡表示他的方法重点是自己培养、给年轻人平台、注重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大查房是主要的培养方式之一。
  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住院病区的一片小场地上,记者体验了一次大查房。工作人员架起一块屏幕、几十个临时座位上坐满了人。他们有的来自外科、内镜科、介入科、有的来自肿瘤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营养科和重症科等、有的从业已十几年,有的还是即将开始医生职业生涯的00后。丁罡站在最前排,他切换着屏幕上的病例,就着病例开始为大家上课、讲到关键处丁罡提高了嗓音:
  “同仁们,面对患者,医生的眼里不能只有‘病’更要看到‘人’。外科说‘就去开一刀,行不行?’我们一定要评估好,这位患者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他适合什么样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后,患者的风险和获益各有多少?”“肿瘤治疗是一场持久战、越到后面医生越被动,为什么?患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医生可用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少怎么办?要想重新拿回主动权,必须不断学习。”“好医生,一定要不断反思、总结,你们要知道,病人来找我们的时候、往往都是做足了功课的。他们的要求很高!你怎么取得病人的信任?那就是你们的专业性!”……
  据介绍、他们的团队里有包括外科、内镜科、介入科、肿瘤内科、重症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血液科和肿瘤临床试验等学科在内的20名医生,都在一个大开间里共同工作、目标一致。大查房时,医生们会对病例进行共同讨论。每个人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开展前沿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把各自最擅长的技术按照专业指南和循证整合在一个治疗的模块里。
  像这样的大查房、丁罡已经连续坚持了四年、累计进行了150多场。“通过这样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断复盘综合、相信一年后、你们就能得到较快成长。”丁罡对同仁们表示。
  距2017年过去6年之后、丁罡的职业身份悄然改变了。
  一方面,作为肿瘤中心科主任随着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推进、人才梯队逐渐成熟,丁罡对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肿瘤中心也有了新的规划:他已在国际医学中心的平台上建立起了一套肿瘤高质量的创新解决方案、也拿到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中国健康产业平台创新奖“奇璞奖”。下一步,是要在肿瘤这个热门赛道上建立起一个独立的研究型医疗平台。丁罡把这个规划中的肿瘤专科平台称为未来医院、而未来医院的创新中心目前正在建设中、面积有3600平方米、一楼是疾病管理,二楼是健康管理,三楼是科研中心。丁罡兴奋地描绘着这个蓝图,是个围绕重大疾病,贴近社区的,研究型、智慧型、节约型和便捷型的数字化医疗机构。
  另一方面,丁罡把自己的重点摆到了整合生物医药技术、医疗、护理、管理和患者教育等资源,为中国肿瘤患者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个性化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上。2019年丁罡成立了玄合医疗,拿到了天使投资,并联合联影医疗、基因检测企业、生物制药企业、上海健康医学院等各方,旨在成为医疗服务创新平台,为医生专科提供综合服务。
  丁罡说,经过6年的摸索,他已逐渐走通整合诊疗的道路、希望可以形成一些有益的经验、摸索出一些值得复制推广的模式,在更大的层面上去推行——他期望可以在五年内在全国建立200家肿瘤的分级诊疗网络,把已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实践成功的肿瘤多学科精准诊疗模式复制到长三角以及更多的地方去。“以前,患者需要去海外求医、现在留在国内就可以、实现了“大病不出国”,也许以后、海外的患者也会到中国来求医呢。”丁罡表示。
  医改的新讯号逐渐释放,当年对丁罡报以不理解的同行们也开始转按思路,甚至来向丁罡请教新的医疗模式。回顾往昔、丁罡微微一笑:“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怎样更好服务患者,是我们医生不变的初心。我们都是时代红利的获益者,面对新的时代机遇,我只是先为大家试试水、摸摸路、如果成功了,也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如今的丁罡,在知天命的年岁,多了一份笃定与豁然。人生的路到底要怎么走?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初心、你的努力、你的坚持。“有信仰,人生才有价值。而我的信仰就是竭尽所能、为患者服务。”丁罡说。
  专家简介:
  丁罡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中心主任、博士、主任医师、教授、肿瘤学博士生导师、卫生管理硕士生导师。
  擅长常见肿瘤疾病个性化精准诊疗方案的制定,对常见肿瘤的个体化精准诊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肿瘤急危重症的综合处理、老年肺癌多学科、消化道肿瘤微创和癌痛姑息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特邀采写/金小莫 蒲欣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