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身体的多种生理机能都需要在睡眠状态下进行。健康的睡眠具有修复、代谢、合成、发育、记忆巩固等多种功能。
但如今,“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常态,与此同时,失眠伴随而来的焦虑情绪也让不少人倍受困扰。
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精神科门诊上,一位前来就诊的失眠患者这样描述自己的情况:“越睡不着心里越是紧张焦虑,第二天浑身乏力,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感觉自己要抑郁了......”他脸色发灰,眼神疲惫,精神状态很差。
主治医师熊祥玉在40多年的心理临床诊治中碰到过很多这样的病人,他们往往由失眠引发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躯体性焦虑。这种焦虑情绪又反过来加重失眠,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显然,在我国失眠已非个案。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近年来失眠群体更是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失眠久治不愈又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影响?本期专访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专家熊祥玉,与大家聊聊困扰3亿人的失眠问题。
失眠是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
熊医生告诉记者,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过程中早醒、深度不足或做梦影响睡眠质量。那它究竟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呢?具体还要看导致失眠的原因。
从2021年中国网民失眠原因调查来看,53.6%的网民因工作压力而失眠;而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也是导致许多人失眠的重要原因;此外,也有部分网民因环境变化、饮食问题、学习压力和情感问题等而失眠。
(世界医疗网记者采访专家熊祥玉) 如果失眠是因为心理压力大、精神状态差或者焦虑抑郁等因素导致的,属于心理疾病。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等得以缓解。如果是因为身体某些疾病导致的,例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或者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的不适症状造成的失眠,属于生理性疾病。应积极的治疗原发病,进而缓解失眠症状。
从多年临床经验来看,熊医生认为约40%-90%的患者失眠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抑郁症、焦虑症的患者都会伴有入睡困难、早醒、半夜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这进一步说明了失眠既是一种生理疾病,又是一种心理疾病。
长期失眠会造成哪些影响?
健康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如果正常的睡眠得不到保障,长期以往就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1.导致日间功能下降
出现许多躯体化不适症状如精神萎靡、头昏脑胀、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2.会使大脑皮层功能失调
诱发或加重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患,甚至悲观厌世,引发家庭和社会矛盾;
3.加重躯体疾病乃至死亡风险
失眠可通过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内分泌和代谢紊乱以及炎症状态的形成而影响健康,不利于血压血糖的管理,增加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痴呆、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乃至死亡的风险;
4.长期失眠还会使免疫力下降
患者体质减弱,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出现感冒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5.导致内分泌失调
失眠会导致体内雄激素增多,油脂分泌旺盛,从而出现痤疮、色斑等,还容易导致肥胖;
6.引起基因编码的改变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
药物改善失眠如何权衡利弊?
为了改善睡眠质量,很多人会选择在睡前服药,也有不少人担心安眠药的副作用。对此熊医生表示,如果是轻度失眠,建议尽量不用服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来调理,比如每天进行一些体育锻炼,适当多吃养生安心的食物等,对缓解轻度失眠比较有效。
但是如果失眠逐步加重,中度以上甚至重度,就一定会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会影响到学习、工作、社交等日常活动,也有可能导致生理疾病的发生,使躯体健康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适当服用一些药物。
吃一些什么药呢?首先,有些中药制剂可以改善睡眠状况。中医认为心、肾、肝和脾的机能失调,引起气血的运行障碍,才是导致失眠的原因。因此需要辩证用药,比如心肾不交可以用五味子、酸枣仁、生地黄、黄柏和玄参等中药,心脾两虚可以用黄芪、人参、茯苓、白术和山药等中药材,肝气郁结可以用柴胡、百合、郁金、栀子和大枣等中药材。
其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药。安眠药发展到现今,正在不断克服着前一代安眠药的缺陷。第一代安眠药以巴比妥类为代表,但治疗效果较差,而且存在药物依赖性等副作用;第二代安眠药治疗效果好,但也存在清晨失眠等不足;第三代安眠药也就是目前比较广泛使用的,主要有佐匹克隆和唑吡坦等,这类药物的安全性相对高一些,效果也好一些,不存在药物依赖性等副作用,但也会存在头昏、健忘以及恶心等不良反应。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总相信是药三分毒,因此很多人因为害怕副作用、害怕成瘾而不敢吃药。这对于中度或重度的失眠患者而言,久而久之会导致睡眠质量越来越差,焦虑程度越来越重,十分不利于身心健康。
实际上药物上瘾一般是在正常的合适剂量上翻4-5倍甚至更多才会形成,而胃肠道不适、浑身疲乏等副反应,只要程度不大就可以适当服用。因此,使用安 眠药物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剂量、合适的方法以及恰当的时间和频 率,就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那些不愿吃药、拼命死抗的观点,应该摒弃。
如何摆脱失眠困扰?
(专家熊祥玉采访视频)
1.改善生活方式
首先在饮食方面,睡前应避免饮酒、摄入咖啡因及深夜用餐。其次,上床前要平稳情绪,睡前可做一些有助于放松自己大脑的活动。如果睡前想看电视或听音乐,应避免将音量放得很大。如果睡前有看书的习惯,灯光则不要调得太亮。此外,做一会儿瑜伽或进行片刻沉思,都有助于放松。还要养成规律的作息,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内部的生物钟为睡觉和起床做好准备。
2.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消除精神压力,而且做过运动以后大脑的有些部位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或五羟色胺的恢复会更好,有助于调节大脑皮层的紧张程度。选择锻炼的时间非常重要,理想的锻炼时间为早晨,晚上锻炼可导致体内的能量增加,反而会导致失眠。
3.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采用干预措施
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干预、物理干预、药物干预等。失眠很多时候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因此进行心理治疗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常见的方法有认知疗法、松弛疗法、催眠疗法等。患者应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及医生建议选择治疗方法。
心理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失眠,如效果不好,则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果是焦虑、抑郁症引起的失眠,也要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专家简介: 熊祥玉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医学专家。从临事床心理和精神卫生工作40余年,有着丰富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擅长心理咨询,对焦虑、抑郁、失眠、认知功能减退、阿尔茨海默症及精神卫生疾患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帮助患者走出心理痛苦,获得心灵上的快乐,深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与称赞。是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和精神卫生中心最受欢迎的专家之一。
本文作者/李 晓
本文摄影/徐智伟
美术设计/张丽萍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李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