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明医,赓续岐黄。每周六早晨,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服务中心挂号窗口前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这天是中医科专家沈红权出诊日。随着沈主任精湛医术的口碑相传,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暖冬的上午,世界医疗网采编一行来到上海市兰溪路164号的门诊三楼,和上海市名中医沈红权主任医师面对面专访。通过访谈记者感受到沈红权教授为人谦卑,低调,三十多年一直在学习,正所谓:医者仁也。
探寻中医药世界的薪火相传——如何选择中医
懵懂走上中医之路,为求医道苦学经方。沈红权和中医结缘,还是因为一个偶然。原来学理科的沈红权参加高考填报的第一志愿并不是中医学,可是没想到阴差阳错,最终考入了中医专业。
中医经常讲辨证论治,切不可以对症下药,而证才是指导遣方用药的根本,所谓“有其证,用其。”一次特殊的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医看病的全过程,让沈红权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中医知识。进了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沈红权和同学们趁着课间到办公室找老师交流学习。因为学校的老师既有丰富临床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功底,在给同学们言行身教的时间,给沈红权开了三副药的方子,治好了他在高中期间就有的很厉害的偏头痛。在其过程中,才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更加深刻的领悟中药的魅力,使他感受良多。
这时,沈红权对中医学习的态度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后来才慢慢走上了以中医为主的医学研究与应用之路。
促使他改变的是一系列的事实。
作为一名高年资的中医师,沈红权三十多年以来每年秋冬季节都会在诊室等待着他的患者前来开膏方。在他眼里,膏方就是他与患者之间的情感纽带。无论是经常感冒发烧的小朋友还是年老的肺气肿患者,他都能够通过膏方为患者悉心调理,久而久之患者大多恢复了健康。
“膏方来源于自然界的天然药材,是自然界赐予我们的重要财富,我们需要发挥它的作用。”沈红权介绍说,本月已经迎来普陀医院的膏方节,医院的资深名中医都会为上海市民把脉开方。一剂膏方,不仅能够治病、调养身体,更是医患之间相互信赖的纽带,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中医药文化。“每次患者的一声‘谢谢’就能使我内心充满力量。”沈红权补充道。
家庭的温暖是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情感参照
沈红权教授的临床专长是心脑血管、消化、内分泌、呼吸等系统疑难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尤其对频发室性早搏、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肺小结节病、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有独特的临床疗效。在这些领域,他已经积累了39年的诊疗经验。他一直坚持在临床上,无论医术多么高超,技术多么先进,诊疗多么高效,都要记得和患者充分交流,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
除此以外,他的角色里始终有着对于家庭的责任。平日由于工作繁忙,沈红权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医院,但他心里始终带着对家人的关爱,“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小单元、小细胞,也是我们最可能有所为的地方。家庭就好比我们的‘大后方’,‘大后方’稳定了,我们的工作才能轻松、愉快。”在沈红权眼中,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正是有了来自家庭的温暖与支持,繁忙的工作才能够得到保障,也正是有着对自己家人的爱心与关照,他才能在处理与病患关系时更加感同身受地去体慰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诉求。
冷暖感悟探寻疾病的本质
有时候,患者可能并不清楚他们是否应该接受某种治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和家属需要尽可能地回答他们的疑虑和问题,提供信息和支持,并让他们决定接受某种治疗的最终决定。
在互联网医疗的模式下,患者由于疾病的困扰,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的不安、疑惑都可能被放大,渐渐对医生产生不信任的情绪。加强健康科普的建设,有助于向公众传播健康、传播医疗知识,帮助公众“防病于未然”,增加公众对于疾病和医疗服务行业的了解,改善医患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医生接受患者的主观症状和体验陈述,让患者觉得医生对他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全面考虑和认真对待。只有与病人成为朋友,进行平等交往,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平等关系,才能充分获得病人的理解和尊重。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掀起了风潮,中医药的世界影响力日益提升。目前,中医药已成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国家政策大力的支持,以及人们对传统中医药重新认可的背景下,中药产业不断发展,并迎来“墙内开花墙内墙外都香”的局面。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沈红权认为: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别疾病的病机和病因,然后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需要,传统中药剂型亟需进一步改进。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用药实践,形成了大量的有效方剂,在治疗中发挥独特的药效,这就是中药剂型改革的物质基础。从广义上说,中药剂型的改革涉及到新剂型的创制,提取工艺的优化,新辅料、新设备的应用,质量标准研究等各方面。改革后的中药新剂型,必须比原有剂型在疗效上保持或有所提高,否则剂型改革毫无意义。
理性!科学认识膏方
“冬令进补,开春打虎”。外界对于膏方的宣传也是层出不穷,这就给市民朋友形成了某种刻板印象,那就是膏方完全都是起到了进补的作用。其实不然,沈红权提醒大家要理性对待膏方,膏方毕竟是药物,是要求有一定年资的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等形式进行诊断,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体质状况而科学开具的,而不是像外界宣传的那样可以自行购买随意进补。
膏方就其功效来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防病治病
膏方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防病,是中医“治未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由于保存条件的限制,膏方只能冬季制作和服用,现在有了冰箱,膏方完全可以一年四季制作和服用,这使得原来的冬令进补,已扩展到四季养生的范畴。
2、调和体质
膏方不仅可以用于虚证,也可用于实证的治疗。膏方能补气养血,提高机体免疫力,扶植体内“正气”,改善内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膏方并非单纯补剂,膏方的“补”应理解为“删有余、补不足”,膏方作为一种剂型,与其他剂型一样,遵循辨证论治法度,兼顾祛邪治病。
3、滋补相兼
膏方以膏为剂,本就有滋补的作用,再以有滋补作用的药物制成,滋补之力更强。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合理服用中药,由于西洋参片、桂圆红枣汤属于食疗方,并非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如果出现气阴两虚的情况,建议前往医院中医内科就诊,通过医生望诊、问诊和脉诊以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事实上,膏方并没有那么神秘,更不像外界炒作那么昂贵。”在采访过程中,沈红权也给大家算了一笔经济账。膏方的价格是由其组成的中药材决定的,大多数膏方用的中药是较为平价的。所以大家需要理性识膏方,不能一味求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面对“名医一号难求”的病人困境,时至今日,沈红权依然坚持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每周在普通专家门诊坐诊,星期六上班半天,为更多的病人送去温暖与希望。一位宽厚、仁慈、重情重义的医者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专家简介:
沈红权
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中华医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瘿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及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心脑血管、消化、内分泌、呼吸等系统疑难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对频发室性早博、脂肪肝、慢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肺结节等疾病有独特的临床疗效。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二下午
特需门诊时间:星期六上午
本文作者/赵青青
本文摄影/顾潘庆
美术设计/刘丹红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