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典型尿崩症的诊断依据
对任何一个持续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者均应考虑尿崩症的可能性,利用血浆、尿渗透压测定可以诊断尿崩症。其依据是:①尿量多,一般4~10L/d;②低渗尿,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一般低于200mOsm/kgH2O,尿比重多在1.005以下;③禁水试验不能使尿渗透压和尿比重增加,而注射加压素后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加、尿渗透压较注射前增加9%以上;④加压素(AVP)或去氨加压素(DDAVP)治疗有明显效果。
(二)诊断方法
1.禁水-加压素试验 比较禁水前后与使用血管加压素前后的尿渗透压变化。禁水一定时间,当尿浓缩至最大渗透压而不能再上升时,注射加压素。正常人注射外源性AVP后,尿渗透压不再升高,而尿崩症患者体内AVP缺乏,注射外源性AVP后,尿渗透压进一步升高。
方法:禁水时间视患者多尿程度而定,一般从夜间开始(重症患者也可白天进行),禁水6~16小时不等,禁水期间每2小时排尿一次,测尿量、尿比重或渗透压,当尿渗透压达到高峰平顶,即连续两次尿渗透压差<30mOsn/kgH2O,抽血测血浆渗透压,然后立即皮下注射加压素5U,注射后1小时和2小时测尿渗透压。
结果判断:正常人禁水后尿量明显减少,尿比重超过1.020,尿渗透压超过800mOsm/kg H2O,不出现明显失水。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量仍多,尿比重一般不超过1.010,尿渗透压常不超过血浆渗透压。注射加压素后,正常人尿渗透压一般不升高,仅少数人稍升高,但不超过5%。精神性多饮、多尿者接近或与正常相似。尿崩症患者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进一步升高,较注射前至少增加9%以上。AVP缺乏程度越重,增加的百分比越多,完全性尿崩症者,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增加50%以上;部分性尿崩症者,尿渗透压常可超过血浆渗透压,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增加在9%~50%之间。肾性尿崩症在禁水后尿液不能浓缩,注射加压素后仍无反应。本法简单、可靠,但也须在严密观察下进行,以免在禁水过程中出现严重脱水。如患者禁水过程中发生严重脱水,体重下降超过3%或血压明显下降,应立即停止试验,让患者饮水。
2.血浆精氨酸加压蠢测定 正常人血浆AVP(随意饮水)为2.3~7.4pmol/L,禁水后可明显升高。但本病患者则不能达正常水平,禁水后也不增加或增加不多。
3.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诊断 尿崩症诊断确定之后,必须尽可能明确病因。应进行视野检查、蝶鞍CT或MRI等检查以明确有无垂体或附近的病变。
(三)鉴别诊断
1.原发性烦渴 常与精神因素有关,部分与药物、下丘脑病变有关。主要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烦渴、多饮,因而导致多尿与低比重尿,与尿崩症极相似,但AVP并不缺乏。这些症状可随情绪而波动,并伴有其他神经症的症状。上述诊断性试验均在正常范围内。
2.肾性尿崩症 是一种家族性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90%的患者为X染色体AVP2受体(V2R)基因突变,致使肾小管对AVP不敏感。临床表现与尿崩症极相似。往往出生后即出现症状,多为男性,女性常表现为轻症,并有生长发育迟缓。注射加压素后尿量不减少,尿比重不增加,血浆AVP浓度正常或升高,易与中枢性尿崩症鉴别。
3.妊娠性尿崩症 胎盘产生的N末端氨基肽酶可使AVP代谢加速,导致AVP缺乏,其症状在妊娠期出现,常于分娩后数周缓解。
4.其他 慢性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管疾病,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均可影响肾浓缩功能而引起多尿、口渴等症状,但有相应原发疾病的临床特征,且多尿的程度也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