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内科 >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

2014-09-15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研究表明,由炎症等导致的单核细胞、血管内皮TF过度表达及释放,某些病态细胞(如恶性肿瘤细胞)及受损伤组织TF的异常表达及释放,是DIC最重要的始动机制。凝血酶与纤溶酶的形成是DIC发生过程中导致血管内微血栓、凝血因子减少及纤溶亢进的两个关键机制。炎症和凝血系统相互作用,炎症因子加重凝血异常,而凝血异常又可加剧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

     【病因】

    (一)严重感染

    是诱发DIC的主要病因之一。

    1.细菌感染  革兰阴性菌感染如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2.病毒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重症肝炎等。

    3.立克次体感染  斑疹伤寒等。

    4.其他感染  脑型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组织胞浆菌病等。

    (二)恶性肿瘤

    是诱发DIC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常见者如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淋巴瘤、前列腺癌、胰腺癌及其他实体瘤。

    (三)病理产科

    见于羊水栓塞、感染性流产、死胎滞留、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四)手术及创伤

    富含组织因子的器官如脑、前列腺、胰腺、子宫及胎盘等,可因手术及创伤等释放组织因子(TF),诱发DIC。大面积烧伤、严重挤压伤、骨折也易致DIC。

    (五)严重中毒或免疫反应

    毒蛇咬伤、输血反应、移植排斥等也易致DIC。

    (六)其他

    如恶性高血压、巨大血管瘤、急性胰腺炎、重症肝炎、溶血性贫血、急进型肾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暑等。

    【发病机制】

    1.组织损伤  感染、肿瘤溶解、严重或广泛创伤、大型手术等因素导致TF或组织因子类物质释放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蛇毒等外源性物质亦可激活此途径,或直接激活FⅩ及凝血酶原。

    2.血管内皮损伤  感染、炎症及变态反应、缺氧等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导致TF释放进而启动凝血系统。

    3.血小板活化  各种炎症反应、药物、缺氧等可诱发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反应,通过多种途径激活凝血。

    4.纤溶系统激活  上述致病因素亦可同时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激活纤溶系统,致凝血-纤溶平衡进一步失调。

    研究表明,由炎症等导致的单核细胞、血管内皮TF过度表达及释放,某些病态细胞(如恶性肿瘤细胞)及受损伤组织TF的异常表达及释放,是DIC最重要的始动机制。凝血酶与纤溶酶的形成是DIC发生过程中导致血管内微血栓、凝血因子减少及纤溶亢进的两个关键机制。炎症和凝血系统相互作用,炎症因子加重凝血异常,而凝血异常又可加剧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感染时蛋白C系统严重受损,蛋白C水平降低且激活受抑,使活化蛋白C水平降低,导致抗凝系统活性降低,加剧了DIC的发病过程。

    下列因素可促进DIC的发生:①单核-巨噬系统受抑,见于重症肝炎、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等;②纤溶系统活性降低;③高凝状态,如妊娠等;④其他因素如缺氧、酸中毒、脱水、休克等。

    【病理及病理生理】

    (一)微血栓形成

    微血栓形成是DIC的基本和特异性病理变化。其发生部位广泛,多见于肺、肾、脑、肝、心、肾上腺、胃肠道及皮肤、黏膜等部位。主要为纤维蛋白血栓及纤维蛋白-血小板血栓。

    (二)凝血功能异常

    ①高凝状态:为DIC的早期改变。②消耗性低凝状态:出血倾向,PT显著延长,血小板及多种凝血因子水平低下。此期持续时间较长,常构成DIC的主要临床特点及实验检测异常。③继发性纤溶亢进状态:多出现在DIC后期,但亦可在凝血激活的同时,甚至成为某些DIC的主要病理过程。

    (三)微循环障碍

    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血容量减少、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心功能受损等因素造成微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