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耳鼻咽喉科 > 梅尼埃病 >

梅尼埃病的病因

2014-08-29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文献报道该病发病率差异较大,约为7.5~157/10万。发病年龄4~90岁,多发于青壮年,发病高峰为40~60岁。男女发病率约1∶1~1∶1.3。一般单耳发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双耳受累,Kitahara报道

     文献报道该病发病率差异较大,约为7.5~157/10万。发病年龄4~90岁,多发于青壮年,发病高峰为40~60岁。男女发病率约1∶1~1∶1.3。一般单耳发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双耳受累,Kitahara报道,首发症状20年后,约41.5%的患者双耳受累。

    【病因】

    迄今不明。基本病理改变是膜迷路积水。正常状况下内淋巴由耳蜗血管纹及前庭暗细胞产生后,通过局部环流(radial circulation)及纵流(longitudinal flow)方式达内淋巴囊而被吸收,借以维持其容量的恒定。故梅尼埃病发生机制主要是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主要学说如下:

    1.内淋巴管机械阻塞与内淋巴吸收障碍  在内淋巴纵流中任何部位的狭窄或梗阻,如先天性狭窄、内淋巴囊发育不良、炎性纤维变性增厚等,都可能引起内淋巴管机械性阻塞或内淋巴吸收障碍,是膜迷路积水的主要原因,该学说已为动物实验所证实( Kimura,1967)。

    2.免疫反应学说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内耳确能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以不同方式进入内耳或由其本身所产生的抗原,能刺激聚集在血管、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周围的免疫活性细胞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反应导致内耳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体液渗入膜迷路,加上血管纹等分泌亢进,特别是内淋巴囊因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而吸收功能障碍,可引起膜迷路积水。

    3.内耳缺血学说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耳小血管痉挛可导致内耳及内淋巴囊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缺氧、代谢紊乱、内淋巴液理化特性改变,渗透压增高,外淋巴及血液中的液体移入,形成膜迷路积水。

    4.其他学说

    (l)内淋巴囊功能紊乱学说:内淋巴囊功能紊乱(functional disorder of the sac)可引起糖蛋白分泌或产生异常,导致内淋巴稳定的内环境异常。

    (2)病毒感染学说:认为病毒感染可能破坏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

    (3)遗传学说:部分患者有家族史,但其遗传方式有多变性。

    (4)多因素学说:由于多种因素如自身免疫病、病毒感染,缺血或供血不足等皆可能与之有关。有可能梅尼埃病为多因性,或者为多种病因诱发的表现相同的肉耳病。

    【病理】

    基本病理表现为膜迷路积水膨大,膜蜗管和球囊较椭圆囊和壶腹明显。膜半规管与内淋巴囊不膨大。膜蜗管膨大,前庭膜被推向前庭阶,重者可贴近骨壁而阻断外淋巴流动。前庭膜内皮细胞可增生。球囊膨大,充满前庭,向外抵达镫骨足板,向后上压挤椭圆囊使之扭曲移位。椭圆囊膨胀可使壶腹发生类似改变。内淋巴压力极高时可使前庭膜破裂,内外淋巴混合。裂孔小者多能自愈,亦可反复破裂。裂孔大者可形成永久性瘘道。

    内淋巴囊虽不膨大,但其上皮皱褶可因长期受压而变浅或消失,上皮细胞亦可由柱状、立方变扁平,甚或部分脱落,上皮下纤维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减少。

    积水持久,尤其当膜迷路反复破裂或长期不愈时,血管纹、盖膜、耳蜗毛细胞及其支持细胞、传入神经纤维及其螺旋神经节细胞均可退变。而前庭终器病变常较耳蜗为轻。

    内、外淋巴交混而导致离子平衡破坏,生化紊乱,是梅尼埃病临床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膜迷路扩张与变形亦为其发病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