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孕不育 >

试管宝宝”健康吗?(上)

2020-03-30   浏览量:  文章来源: 老姿色份子

核心提示:这是伟大的医学成就,“试管婴儿”已成为治疗不育的主要手段。

  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试管婴儿”已经成为母亲

   1978年7月26日,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在英国诞生。“试管婴儿”自此走过漫长的岁月,很多人都已经长大成人,布朗也成为一位男孩的母亲。尽管罗伯特·爱德华兹教授(Robert G.Edwards)因发明“试管婴儿”技术获得201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这项技术从诞生到现在都受到争议,并没有因为爱德华兹教授的获奖而平息。

  一项伟大的医学成就

  2013年10月国际生育力学会联合会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年会在美国波士顿举行。在这个会议上,国际辅助生育技术监控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现在全球的“试管婴儿”已经超过500万,与黎巴嫩和爱尔兰等国的人口相当。仅从数字上看,这已经是一项伟大的医学成就。

  国际辅助生育技术监控委员会的研究显示,在1990年时,全球还只有大约9.5万名“试管婴儿”,但是到2000年已增加到近100万,到2007年则增加到250万。从2007年到现在,“试管婴儿”技术又为全世界增添了约250万人,其加速增长的趋势十分明显。

  这说明,以“试管婴儿”为代表的体外受精技术已成为治疗不育的主要手段。

  1988年3月,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萌珠”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

  同年6月,中国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罗优群”在中信湘雅医院诞生。

  1996年,国内首例“ICSI”婴儿在中山医科大学生殖医学中心诞生,使我国的试管婴儿技术与国外差距缩短为4年。

  1999年,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入人类胚胎植入前性别诊断,中山大学对两例甲型血友病基因携带者成功选择了健康的女婴,成为我国首例“PGD”试管婴儿技术的成功者。

  目前,中国“试管婴儿”数量尚无准确的统计。中国卫生部多年前曾统计,1988年-2004年,中国大陆约有1万多例“试管婴儿”出生。但到2010年,仅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就完成了“试管婴儿”手术1.3万例,2011年,这一数字则上升到1.8万例。

  到2009年,中国每个省都建立了生殖中心,有资质做“试管婴儿”技术的机构有138家。

  因此保守估计,中国的“试管婴儿”也已接近10万。

  从一代到三代

  “试管婴儿”的增多意味着“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由爱德华兹发明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通常被称为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即把精子和卵子放在同一个培养基中,让它们自然结合,形成常规受精。之后,直接把一个精子注射到卵子胞浆内的单精子卵子胞浆内注射(ICSI)技术则是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

  之后,“试管婴儿”技术又发展到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PGD),目的是确保存在单基因遗传隐患的不孕夫妇生下健康的婴儿,因此这一技术称为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

  最近几年,医学界已经对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加以改进,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对体外受精的胚胎进行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这是一种对单个胚胎细胞进行的植入前遗传学筛查,目的是增加高龄女性、反复胚胎植入失败女性、习惯性流产等不孕不育女性的妊娠率,降低流产的风险。

  无论是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PGD),还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都需要对体外受精和卵子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成功的胚胎在3天后进行胚胎活检。

  专家介绍

  邵红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擅长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功能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所致不孕不育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

  (以当日挂牌为准)

  陶敏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妇科常见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不育等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对各种妇科疾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上合理、有效。

  近年来对不同年龄段女性的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宫颈疾病有较多的临床研究,并在疾病的诊治上具有独特的见解。对不孕不育的诊治方案个性化强。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以当日挂牌为准)

  本文作者:邵红芳副主任医师陶敏芳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张狮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