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8~12天。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分为无症状型(又称隐性感染,占90%以上)、顿挫型(约占4%~8%)、无瘫痪型和瘫痪型。其中瘫痪型典型表现可分为以下各期。
1.前驱期 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多汗、咽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亦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持续1~4天,如病情不再发展而痊愈,即为顿挫型。
2.瘫痪前期 多数患者由前驱期进入本期,少数于前驱期症状消失数天后再次发热至本期,亦可无前驱期症状而从本期开始发病。患儿出现高热、头痛,颈背、四肢疼痛,活动或变换体位时加重。同时有多汗、皮肤发红、烦躁不安等兴奋状态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神经系统体征。小婴儿拒抱,较大患儿体检可见:①三脚架征(tripod sign):患儿坐起时困难,需用两臂后撑在床上使身体形似三角形以支持体位,提示有脊柱强直;②吻膝试验(kiss-the-knee test)阳性:小儿坐起后不能自如地弯颈使下颌抵膝;③头下垂征(head drop sign):将手置于患儿肩下并抬起躯干时,可发现头向后下垂。此时脑脊液已出现异常,呈现细胞蛋白分离现象。若3~5天后热退,症状消失则为无瘫痪型;如病情继续发展,浅反射和深腱反射逐渐减弱至消失,则可能发生瘫痪。
3.瘫痪期 临床上无法将此期与瘫痪前期截然分开,一般于起病后的2~7天或第2次发热1~2天后出现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弛缓性瘫痪,随发热而加重,热退后瘫痪不再进展。多无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少见。根据病变部位分为以下类型:
(1)脊髓型:最常见。多表现为不对称的单侧下肢弛缓性瘫痪,近端肌群比远端小肌群发病早。如累及颈背肌、膈肌、肋间肌时,可出现抬头及坐起困难、呼吸运动受限、矛盾呼吸等表现。腹肌、肠肌或膀胱肌瘫痪可引起肠麻痹、顽固性便秘、尿潴留或尿失禁。
(2)延髓型:病毒侵犯延髓呼吸中枢、循环中枢及脑神经的运动神经核,病情大多严重,可见脑神经麻痹及呼吸、循环受损的表现。常与脊髓型同时发生。
(3)脑型:较少见。呈弥漫性或局灶性脑炎,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炎无异。可有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4)混合型: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表现。
4.恢复期 一般在瘫痪后1~2周,肢体远端的瘫痪肌群开始恢复,并逐渐上升至腰部。轻症者1~3个月恢复,重症者则需更长时间。
5.后遣症期 因运动神经元严重受损而形成持久性瘫痪,1~2年内仍不能恢复则为后遗症。受累肌群萎缩,形成肢体或脊柱畸形。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