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这么注意自我保健了还会得高血压呢?”65岁的李老师在就诊中反复念叨着这句话。经过交谈,原来李老师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对自己的健康非常关注,因为她看到父母亲因为患高血压心脏病老年生活质量很差,所以李老师特别注意均衡饮食,经常吃杂粮、蔬菜,很少吃“红色”(猪、羊肉),每天坚持慢走,身体各项指标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成为她向闺蜜们炫耀的“资本”。但是,2016年体检报告显示其总胆固醇偏高,她马上按照医嘱服用降血脂的药。一个月前,李老师又发现自己经常犯的偏头痛靠喝咖啡已经无法缓解,到社区卫生院一量血压,居然高达169/90,开始她以为医生量错了,但是其到医院接受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在门诊就诊多次测试后,医生诊断李老师患上了“高血压”,必须规范用药。
52岁的王女士因为半夜胸闷、心慌而反复多次到我院挂急诊,经过检查,血压高达180-160/100,医生询问既往史其并无高血压病史,嘱其密切观察并接受心脏CT检查,排除了心脏器质性病变后,明确诊断为“高血压”。
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人体体表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发,也会导致血压的升高。女性在50岁以前患心血管疾病少于男性,而绝经期后的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与男性接近。这提示女性心血管保护作用得益于女性的雌激素,雌激素不仅可以提高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增加血中好的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还会使得血管不容易硬化、阻塞。而在绝经期以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心血管系统失去了保护伞,心脏血管缺乏缓冲适应力,所以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就会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绝经后女性化冠心病的发病率约比绝经前上升了4倍。因而,中老年女性,特别要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
目前高血压的测量手段主要有诊所血压、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三种。中国2010版的高血压指南以诊所血压140/90为高血压标准,主要缺点是可能存在25%左右的“白大衣高血压”现象,何为“白大衣高血压”呢?通俗的讲就是平时血压基本正常,但到医生那里测量每每都是高的,一般与患者见到医生精神紧张相关,“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家庭测试血压均正常。据统计“白大衣高血压”现象,后期演变为真正高血压病的机率较高。白大衣高血压期的患者还不用吃药。动态血压在临床诊断中很有价值,它以白天平均血压135/85为标准,国外有些指南已经将其作为诊断高血压的必要条件。实际严格意义上的高血压必须是在医疗机构测得数据后确诊。家庭自测血压是随访过程中很好的检测手段,但不能作为诊断标准。
值得提醒的是,女性绝经期一般在45-52岁,步入绝经期后,从未确诊过心血管疾病的女性,容易把自己的不适症状当作更年期的现象,例如胸口闷、心慌、头痛,从而放松了警惕。而且大多数女性也会认为绝经期之后会有情绪上的烦躁焦虑,反而不会认为是心血管发生了变化,例如李老师就是非常自信,认为自己不可能会得高血压,其实仔细询问家族史,还是可以提醒医生和患者,遗传基因毕竟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占有30%的比例,李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使得患高血压的年龄延迟至65岁,是值得庆幸的。在我们的心理疏导下,李老师已经坦然面对自己的“血管衰老”现象,每天早上服用一粒降压药,继续保持原先的生活节奏,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
高血压虽然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但不少人仍忽视高血压。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不是服了药就万事大吉,应该重视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以便增强治疗效果,更好地控制血压。一般要遵医嘱调整用药和调整用药时间,每天不同时段要监测血压。可在每天的早7—8时和晚上7—8时分别测量1次,每次测3遍,测量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作为本次监测的血压值,每次测量后将结果记录下来,复诊时提供医生参考。血压控制平稳时,可每周测量。在季节突然转冷时,在家应密切注意血压波动,突然升高应及时就医。
文/杭靖宇 侯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