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儿科 > 呼吸窘迫综合征 >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014-09-03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临床表现】 生后不久(一般 6 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 60 次/分)是为增加肺泡通气量,代偿潮气量的减少;鼻翼扇动为增加气道横截面积,减少气流阻力;呼气呻吟是因呼气时声门不完全开放,使肺内气体潴留产生正压,防止肺泡萎陷;吸气性三凹征是辅助呼吸肌参与的结果,以满足增加的肺扩张压;青紫是由于氧合不足,常提示动脉血中还原血红

    【临床表现】

    生后不久(一般6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60次/分)是为增加肺泡通气量,代偿潮气量的减少;鼻翼扇动为增加气道横截面积,减少气流阻力;呼气呻吟是因呼气时声门不完全开放,使肺内气体潴留产生正压,防止肺泡萎陷;吸气性三凹征是辅助呼吸肌参与的结果,以满足增加的肺扩张压;青紫是由于氧合不足,常提示动脉血中还原血红蛋白>50g/L。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的特点。严重时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及四肢松弛。由于呼气时肺泡萎陷,体格检查可见胸廓扁平;因潮气量小,听诊两肺呼吸音减低,肺泡有渗出时可闻及细湿啰音。

    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由于肺顺应性的改善,肺血管阻力下降,约有30%~50%的患儿于RDS恢复期出现动脉导管开放,分流量较大时可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故恢复期的RDS患儿其原发病已明显好转,突然出现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加、难以矫正和解释的代谢性酸中毒、喂养困难、呼吸暂停、周身发凉发花及肝脏在短时间内进行性增大,应注意本病。若同时具备脉压增大、水冲脉、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前区搏动增强、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或连续性杂音,可确诊本病。

    RDS通常于生后24~48小时病情最重,病死率较高,能存活3天以上者,肺成熟度增加,病情逐渐恢复。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PS的广泛应用,RDS病情已减轻,病程亦缩短。对于未使用PS的早产儿,若生后12小时出现呼吸窘迫,一般不考虑本病。此外,近年来随着选择性剖宫产的增加,足月儿RDS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临床表现与早产儿相比,起病稍迟,症状可能更重,且易并发PPHN,PS使用效果不及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