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外科 > 火器性颅脑损伤 >
火器性颅脑损伤(missile craniocerebral injury)在战时常见,平时亦有发生,仅次于四肢伤,但死亡率居首位。
【分类】 火器性颅脑损伤有诸多分类方法,但多较繁琐,下列方法较为简单实用。
1.头皮软组织伤 有头皮损伤,颅骨尚完整,少数病人局部脑组织可能有挫伤。
2.非穿透伤 有头皮损伤和颅骨骨折,硬脑膜尚完整,脑组织多有挫裂伤,甚至形成颅内血肿。
3.穿透伤 有头皮伤和颅骨骨折,硬脑膜破裂,脑组织损伤较严重,常合并血肿。此类损伤根据损伤发生形式又分为以下三种:①盲管伤,致伤物由颅骨或颜面部射入,停留于颅腔内。一般在人口或伤道近端有许多碎骨片,致伤物位于伤道最远端。有时致伤物穿过颅腔,冲击对侧的颅骨内板后弹回,折转一段距离,停留在脑内,称反跳伤。脑组织的损伤多较严重。②贯通伤,致伤物贯通颅腔,有入口和出口,入口脑组织内有许多碎骨片,出口骨缺损较大。由于伤道长,脑的重要结构和脑室常被累及,损伤严重。③切线伤,致伤物与颅骨和脑呈切线性擦过,脑内无致伤物。颅骨和脑组织呈沟槽状损伤,常有许多碎骨片散在浅部脑组织中(图18-8)。
【损伤机制和病理】 颅脑火器伤的损伤情况与致伤物的性状、速度、大小密切相关。现代枪弹速度高,弹头尖且圆滑,穿透力强,容易造成贯通伤。弹片不规则,穿透力较弱,容易引起盲管伤。致伤物射人颅腔内,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可分为:
1.管道性损伤 任何致伤物进入颅腔后,均可造成长短不一的一段脑组织损伤道,损伤程度与致伤物种类、速度、大小有关。小弹片、低速子弹等穿入颅腔后,脑损伤一般比较局限。但若伤及脑干、下丘脑等重要结构和大血管,则后果严重。脑伤道按损伤程度和性质分为三层:①脑破坏区,系伤道的中心部分,脑组织损伤严重,坏死液化的脑碎屑与凝血块混杂在一起,有时经伤口外溢。②脑挫伤区,在破坏区周围,脑组织有点状出血和水肿,不易完全恢复。③脑震荡区,在挫伤区周围,为伤道的外层,肉眼观察无明显变化,伤后短期内可逐渐恢复。
2.膨胀性损伤 高速致伤物进入颅腔内,除造成管道性损伤外,还可因其穿过脑组织瞬间产生的膨胀而造成全脑的弥散性损害。严重时,脑和脑干功能衰竭,病人多在伤后短期内死亡。
1.意识障碍 低速致伤物(如弹片)造成的脑损伤较局限,伤后立即出现的意识障碍较闭合性颅脑损伤少。但高速致伤物(如枪弹)容易引起弥散性脑损伤,伤后意识丧失的发生率较高。如伤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应考虑颅内血肿的可能。
2.生命体征变化 重型火器性颅脑伤病人,伤后多有生命体征变化,伤及脑干生命中枢者,可迅即出现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伤后呼吸深慢,脉缓有力,血压升高,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提示有颅内血肿或严重脑水肿。
3.瞳孔变化 伤后逐步出现的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系小脑幕切迹疝的征象,应考虑颅内血肿。双侧瞳孔散大固定,提示脑干受累严重,已处濒危阶段。
伤后立即出现的肢体单瘫或偏瘫,是皮质运动区或其传导束直接损伤的结果。以后出现的瘫痪或瘫痪程度加重,多表示有伤道内血肿形成。顶部切线或穿透伤,损伤矢状窦及其附近运动区,可引起截瘫、三肢瘫或四肢瘫。
【诊断】 火器性颅脑损伤的检查诊断与其他颅脑损伤相仿,但特别强调头面部伤口和合并伤的检查。射入口虽小,病人负伤后甚至可行走,但仍可能是颅脑穿透伤;伤口有脑脊被或脑组织碎屑外溢者,即可确诊为穿透伤;既有入口,又有出口,即为贯通伤。弹片、珠弹等除伤及颅脑外,还可损仿其他部位,需作仔细的周身检查。
颅脑火器伤病人应常规摄正、侧位颅骨X片,以了解骨折情况,明确异物的种类、数目、大小和位置。如为枕部或颅后窝穿透伤,应摄额枕30°(汤氏位)片;凹陷骨折者需摄切线位片;眼眶穿入伤,应摄顶眶位(柯氏位)片。CT对诊断十分有助,可了解伤道、脑挫裂伤部位和范围、颅骨骨折、骨碎片和异物的分布,以及有无颅内血肿、脑脓肿等。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