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概述
【概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bone mass)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OP的原发病因明确,常由内分泌代谢疾病(如性腺功能减退症、甲亢、甲旁亢、库欣综合征、1型糖尿病等)或全身性疾病引起。Ⅰ型原发性OP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发生于绝经后女性。Ⅱ型原发性OP即老年性OP,见于老年人。本章主要介绍原发性OP中的PMOP。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病因】
正常成熟骨的代谢主要以骨重建(bone remodeling)形式进行。更年期后,男性的骨密度(BMD)下降速率一般慢于女性,因为后者除增龄外,还有雌激素缺乏因素的参与。凡使骨吸收增加和(或)骨形成减少的因素都会导致骨丢失和骨质量下降,脆性增加,直至发生骨折。
(一)骨吸收因素
1.性激素缺乏 雌激素缺乏使破骨细胞功能增强,骨丢失加速,这是PMOP的主要病因;而雄激素缺乏在老年性OP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2.活性维生素D缺乏和PTH增高 由于高龄和肾功能减退等原因致肠钙吸收和l,25(OH)2D3生成减少,PTH呈代偿性分泌增多,导致骨转换率加速和骨丢失。
3.细胞因子表达紊乱 骨组织的IL-l、IL-6和TNF增高,而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减少,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和骨吸收。
(二)骨形成因素
1.峰值骨量降低 青春发育期是人体骨量增加最快的时期,约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骨量(PBM)。PBM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与种族、骨折家族史、瘦高身材等临床表象,以及发育、营养和生活方式等相关联。性成熟障碍致PBM降低,成年后发生OP的可能性增加,发病年龄提前。PBM后,OP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骨丢失的量和速度。
2.骨重建功能衰退 可能是老年性OP的重要发病原因。成骨细胞的功能与活性缺陷导致骨形成不足和骨丢失。
(三)骨质量下降
骨质量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包括骨的几何形态、矿化程度、微损伤累积、骨矿物质与骨基质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等。骨质量下降导致骨脆性和骨折风险增高。
(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OP和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很多,如髙龄、吸烟、制动、体力活动过少、酗酒、跌倒、长期卧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光照减少、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和肌肉功能减退是老年性OP的重要原因。危险因素越多,发生OP和OP性骨折的几率越大。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一)骨痛和肌无力
轻者无症状,仅在X线摄片或BMD测量时被发现。较重患者常诉腰背疼痛、乏力或全身骨痛。骨痛通常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检查不能发现压痛区(点)。乏力常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负重能力下降或不能负重。四肢骨折或髋部骨折时肢体活动明显受限,局部疼痛加重,有畸形或骨折阳性体征。
(二)骨折
常因轻微活动、创伤、弯腰、负重、挤压或摔倒后发生骨折。多发部位为脊柱、髋部和前臂,其他部位亦可发生,如肋骨、盆骨、肱骨,甚至锁骨和胸骨等。脊柱压缩性骨折多见于PMOP患者,可单发或多发,有或无诱因,其突出表现为身材缩短;有时出现突发性腰痛,卧床而取被动体位。髋部骨折多在股骨颈部(股骨颈骨折),以老年性OP患者多见,通常于摔倒或挤压后发生。第一次骨折后,患者发生再次或反复骨折的几率明显增加。
(三)并发症
驼背和胸廓畸形者常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发绀等表现。肺活量、肺最大换气量和心排血量下降,极易并发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髋部骨折者常因感染、心血管病或慢性衰竭而死亡;幸存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长期卧床加重骨丢失,使骨折极难愈合。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诊断线索 ①绝经后或双侧卵巢切除后女性;②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疼痛;③身材变矮或脊椎畸形;④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史;⑤存在多种OP危险因素,如高龄、吸烟、制动、低体重、长期卧床、服用糖皮质激素等。
2.诊断标准 详细的病史和体检是临床诊断的基本依据,但确诊有赖于X线照片检查或BMD测定,并确定是低骨量[低于同性别PBM的1个标准差(SD)以上但小于2.5个SD]、OP(低于PBM的2.5个SD以上)或严重OP(OP伴一处或多处骨折)。OP性骨折的诊断主要根据年龄、外伤骨折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确立。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可加特殊位置片)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CT和MRI对椎体骨折和微细骨折有较大诊断价值;CT三维成像能清晰显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MRI对鉴别新鲜和陈旧性椎体骨折有较大意义。
3.病因诊断 查找其病因(表8-13-1),并对骨折几率作出预测。
4.骨代谢转换率评价 一般根据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来判断骨转换状况。骨代谢生化指标分为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两类,前者主要有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1型胶原羧基前肽等;后者包括尿钙/尿肌酐比值、吡啶啉、脱氧吡啶啉和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等。
(二)鉴别诊断
1.老年性OP与PMOP的鉴别 在排除继发性OP后,老年女性患者要考虑PMOP、老年性OP或两者合并存在等可能,可根据既往病史、BMD和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结果予以鉴别。
2.内分泌性OP 根据需要,选择必要的生化或特殊检查逐一排除。甲旁亢者的骨骼改变主要为纤维囊性骨炎,早期可仅表现为低骨量或OP。测定血PTH、血钙和血磷一般可予鉴别,如仍有困难可行特殊影像学检查或动态试验。其他内分泌疾病均因本身的原发病表现较明显,鉴别不难。
3.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肿瘤的骨损害有时可酷似原发性OP或甲旁亢,此时有赖于血PTH、PTH相关蛋白(PTHrP)和肿瘤特异标志物测定等进行鉴别。
4.原发性或转移性骨肿瘤 转移性骨肿瘤(如肺癌、前列腺癌、胃肠癌等)或原发性骨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骨肉瘤和软骨肉瘤等)的早期表现可酷似OP。当临床高度怀疑为骨肿瘤时,可借助骨扫描或MRI明确诊断。
5.结缔组织疾病 成骨不全的骨损害特征是骨脆性增加,多数是由于Ⅰ型胶原基因突变所致。临床表现依缺陷的类型和程度而异,轻者可仅表现为OP而无明显骨折,必要时可借助特殊影像学检査或Ⅰ型胶原基因突变分析予以鉴别。
6.其他继发性OP 见表8-13-2 有时,原发性与继发性OP也可同时或先后存在,应予注意。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治疗】
按我国的OP诊疗指南确定治疗病例。强调综合治疗、早期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治疗方案和疗程应根据疗效、费用和不良反应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治疗可减轻症状,改善预后,降低骨折发生率。
(一)一般治序
1.改善营养状况 补给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OP和OP性骨折的治疗,但伴有肾衰竭者要选用优质蛋白饮食,并适当限制其摄入量。多进富含异黄酮(isoflavone)类食物对保存骨量也有一定作用。
2.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不论何种OP均应补充适量钙剂,使每日元素钙的总摄入量达800~1200mg。除增加饮食钙含量外,尚可补充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等制剂。同时补充维生素D400~600IU/d。非活性维生素D主要用于OP的预防,而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肠钙吸收,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PTH分泌,故可用于各种OP的治疗。骨化三醇[1,25(OH)2D3,钙三醇]或阿法骨化醇的常用量为0.25μg/d,应用期间要定期监测血钙、磷变化,防止发生高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3.加强运动 多从事户外活动,加强负重锻炼,增强应变能力,减少骨折意外的发生。运动的类型、方式和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需氧运动和负重锻炼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耐受力和平衡能力上,降低摔倒和骨折风险。避免肢体制动,增强抵抗力,加强个人护理。
4.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偏差 提倡低钠、高钾、高钙和高非饱和脂肪酸饮食,戒烟忌酒。
5.避免使用致OP药物 如抗癫痫药、苯妥英、苯巴比妥、卡巴马嗪、扑米酮、丙戊酸、拉莫三嗪、氯硝西泮、加巴喷丁和乙琥胺等。
6.对症治疗 有疼痛者可给予适量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每次0.3~0.6g,每日不超过3次;或吲哚美辛(消炎痛)片,每次25mg,每日3次;或桂美辛(吲哚拉新)每次l50mg,每日3次;或塞来昔布(celecoxib),每次100~200mg,每日1次。发生骨折或遇顽固性疼痛时,可应用降钙素制剂。骨畸形者应局部固定或采用其他矫形措施防止畸形加剧。骨折者应给予牵引、固定、复位或手术治疗,同时应辅以物理康复治疗,尽早恢复运动功能。必要时由医护人员给予被动运动,避免因制动或废用而加重病情。
(二)特殊治疗
1.性激素补充治疗
(1)雌激素补充治疗:
1)治疗原则:雌激素补充治疗主要用于PMOP的预防,有时也可作为治疗方案之一。雌激素补充治疗的原则是:①确认患者有雌激素缺乏的证据;②优先选用天然雌激素制剂(尤其是长期用药时);③青春期及育龄期妇女的雌激素用量应使血雌二醇的目标浓度达到中、晚卵泡期水平(150~300pg/ml或410~820pmol/L),绝经后5年内的生理性补充治疗目标浓度为早卵泡期水平(40~60pg/ml);④65岁以上的绝经后妇女使用时应选择更低的剂量。
2)禁忌证:①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②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③不明原因阴道出血;④活动性肝炎或其他肝病伴肝功能明显异常;⑤系统性红斑狼疮;⑥活动性血栓栓塞性病变;⑦其他情况,如黑色素瘤、阴道流血、血栓栓塞史、冠心病、耳硬化症、血卟啉症和镰状细胞性贫血等。伴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疾病、偏头痛、癫痫、哮喘、泌乳素瘤、母系乳腺癌家族史和乳腺增生者慎用雌激素制剂。
3)常用制剂和用量:①微粒化17-β-雌二醇或戊酸雌二醇1~2mg/d;②炔雌醇10~20μg/d;③替勃龙(tibolone)l.25~2.5mg/d;④尼尔雌醇1~2mg/w;⑤雌二醇皮贴剂0.05~0.lmg/d。雌、孕激素合剂(dienogest)或雌、孕、雄激素合剂的用量小;皮肤贴剂可避免药物首经肝及胃肠道;鼻喷雌激素制剂(aerodiol)具有药物用量低、疗效确切等优点。
4)注意事项:①雌激素补充治疗的疗程一般不超过5年,治疗期间要定期进行妇科和乳腺检查;如子宫内膜厚度>5mm,必须加用适当剂量和疗程的孕激素;反复阴道出血者宜减少用量或停药。②一般口服给药,伴有胃肠、肝胆、胰腺疾病者,以及轻度高血压、糖尿病、血甘油三酯升高者应选用经皮给药;以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为主者宜选用经阴道给药。③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的雌、孕激素的配伍可选用周期序贯方案,绝经后妇女可选用周期或连续序贯方案、周期或连续联合方案。#p#分页标题#e#
(2)雄激素补充治疗:用于男性OP的治疗。天然的雄激素主要有睾酮、雄烯二酮及二氢睾酮,但一般宜选用雄酮类似物苯丙酸诺龙(19-去甲-17-苯丙酸睾酮,nandrolonephenylpropion)或司坦唑醇(吡唑甲睾酮,stanozolol)。雄激素对肝有损害,并常导致水、钠潴留和前列腺增生,因此长期治疗宜选用经皮制剂。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和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SARM) SERM主要适应于PMOP的治疗,可增加BMD,降低骨折发生率,但偶可导致血栓栓塞性病变。SARM具有较强的促合成代谢作用,有望成为治疗老年男性OP的较理想药物。
3.二膦酸盐 二膦酸盐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主要用于骨吸收明显增强的代谢性骨病(如变形性骨炎、多发性骨髓瘤、甲旁亢等),亦可用于高转换型原发性和继发性OP、高钙血症危象和骨肿瘤的治疗,对类固醇性OP也有良效;但老年性OP不宜长期使用该类药物,必要时应与PTH等促进骨形成类药物合用。
常用的二膦酸盐类药物有三种:①依替膦酸二钠(etidronate,1-羟基乙膦酸钠):400mg/d,于清晨空腹时口服,服药1小时后方可进餐或饮用含钙饮料,一般连服2~3周。通常需隔月1个疗程。②帕米膦酸钠(pamidronate,3-氨基-1-羟基乙膦酸钠):用注射用水稀释成3mg/ml浓度后加入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不短于6小时),每次15~60mg,每月注射1次,可连用3次,此后每3个月注射1次或改为口服制剂。本药的用量要根据血钙和病情而定,两次给药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周。③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4-氨基-1-羟丁基乙膦酸钠):常用量为l0mg/d,服药期间无需间歇;或每周口服1次,每次70mg。其他新型二膦酸盐制剂:唑来膦酸二钠(zoledronate disodium)、氯屈膦酸二钠(clodronate disodium)、因卡膦酸二钠(incadronate disodium)等,可酌情选用。
用药期间需补充钙剂,偶可发生浅表性消化性溃疡;静脉注射可导致二膦酸盐钙整合物沉积,有血栓栓塞性疾病、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治疗期间追踪疗效,并监测血钙、磷和骨吸收生化标志物。
4.降钙素 降钙素为骨吸收的抑制剂,主要适用于:①高转换型OP;②OP伴或不伴骨折;③变形性骨炎;④急性高钙血症或高钙血症危象。主要制剂:①鲑鱼降钙素(miacalcic)为人工合成鲑鱼降钙素,每日50~100U,皮下或肌内注射;有效后减为每周2~3次,每次50~100U。②鳗鱼降钙素(elcatonin)为半人工合成的鳗鱼降钙素,每周肌注2次,每次20U,或根据病情酌情增减。③降钙素鼻喷剂,100IU/d,其疗效与注射剂相同。
孕妇和过敏反应者禁用。应用降钙素制剂前需补充数日钙剂和维生素D。
5.甲状旁腺素(PTH) 小剂量PTH可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量。对老年性OP、PMOP、雌激素缺乏的年轻妇女和糖皮质激素所致的OP均有治疗作用。PTH可单用(400~800U/d),疗程6~24个月,或与雌激素、降钙素、二膦酸盐或活性维生素D联合应用。
6.其他药物 包括小剂量氟化钠、GH和IGF-1等。
(三)OP性骨折的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OP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预防】
加强卫生宣教,早期发现OP易感人群,以提高PBM值,降低OP风险。提倡运动和充足的钙摄入。成年后的预防主要包括降低骨丟失速率与预防骨折的发生。妇女围绝经期和绝经后5年内是治疗PMOP的关键时段。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047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209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 (沪)-经营性-2016-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