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梅毒螺旋体可侵犯任何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耳鼻咽喉头颈部梅毒的临床表现如下。
1.鼻梅毒 先天性者多发生于3岁至青春期,除因梅毒瘤破坏鼻中隔骨架致塌鼻外,还可伴有Hutchinson三联症(间质性角膜炎、锯齿形牙、感音性聋或迷路炎)及鱼鳞癣。后天性者一、二期鼻梅毒少见,多为三期鼻梅毒,常出现由树胶肿样梅毒瘤所致的鼻中隔、硬腭穿孔及鞍鼻等,梅毒瘤浸润消退后鼻黏膜萎缩。如出现梅毒性骨炎,局部肿胀疼痛,并有臭脓自鼻内流出。三期鼻梅毒应与鼻结核、鼻麻风、鼻硬结病及恶性肿瘤等鉴别。
2.咽梅毒 咽部淋巴组织丰富,各期梅毒均可在咽部发生,且较多见。一期咽梅毒少见,常为一侧扁桃体下疳,同侧颈淋巴结肿大、坚硬。二期咽梅毒可在下疳后2个月左右出现猩红热皮疹样咽炎,表现为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口腔及咽部黏膜常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黏膜斑,其大小不等,呈浸润状,色灰白。此期常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及弥漫性皮疹。三期咽梅毒在首次感染后数年内发生,病变由梅毒瘤浸润、软化,发生溃疡,最后形成瘢痕收缩,可出现硬腭穿孔,咽部组织粘连、狭窄或闭锁畸形。
3.喉梅毒 较少见。先天性喉梅毒多发生于出生后数月至青春期,后天性喉梅毒多见于中年人。一期者极少见。可在会厌部出现下疳。二期者类似卡他性喉炎。三期者稍多见,其病变可分为四型:梅毒瘤型、溃疡型、软骨膜及软骨炎型、瘢痕及粘连型。
4.耳梅毒 早期先天性者一般在出生后1~2年发病,多因脑膜炎、神经炎或中耳、迷路炎导致聋哑,晚期先天性者常于6~10岁发病,主要为颞骨多发性梅毒瘤导致迷路炎而全聋。骨迷路破坏形成迷路瘘管或环韧带软化使镫骨足板松动,可出现Hennebert征,即中耳结构正常而瘘管试验阳性。后天性内耳梅毒的症状与晚期先天性内耳梅毒基本相同,可出现面神经麻痹和迷路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