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与自然应同气相求,顺应四时。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因此,在清明前后应做到顺应天时,以养肝调肝为先,以求阴阳平衡,减少疾病的发生,这份“肝”货请收好。
疏肝理气畅情志
中医将人的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称为情志,又称为七情。肝主疏泄,疏泄异常会影响人的情志,反之,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肝脏的正常疏泄与健康。我们常说怒易伤肝,肝火太旺,其实都是在说情志过度刺激使得身体内的平衡遭到破坏。
现代人工作和学习的节奏很快,生活压力大。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加上清明时节祭扫凭吊先人,难免出现悲伤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疏导,都容易导致肝气郁结,对脾胃会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会造成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引发各种疾病。肝主疏泄的内涵实质,在于保持全身气机的畅达,调节人体精、气、神、血的正常运转。因此,面对心情郁结,我们要及时疏导,保持心情舒畅;同时适时踏青出游,选择合适自己的户外运动升发阳气,使得肝气得以向外舒展。维护肝脏疏泄功能的正常运转,方能养肝畅情志。
养肝和血蓄动力
中医认为,肝是藏血的器官,肝脏的解毒排毒功能需要通过血液的循环来带动。因此,充足的血量供给对于肝脏细胞的功能和肝脏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然而现代人的生活作息习惯,经常熬夜,或者长时间使用电脑,或睡眠质量低下,都容易导致肝血亏虚,使得肝脏功能减退,容易导致眩晕、眼睛干涩、乏力、抵抗力下降等症状的产生。
那么,如何做才能使得肝血充足呢?《黄帝内经》中提到“人卧则血归肝”,同时《子午流注》中提到:子时至丑时(23时至3时)是肝胆最忙碌的时刻,各个腑脏的血液都经过肝脏来完成解毒的工作。这个时段进入良好睡眠的话,能使肝脏能够得到充分的血液供给,可以有效地提升肝脏的工作效率,同时使其他腑脏也得到很好的休息,这样第二天起床之后就会拥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来迎接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
可见,充足的睡眠是养护肝脏的重要保障。建议健康的成年人每天要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尤其是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最重要的睡眠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保证睡眠,将肝脏的损害降到最低。除此之外,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也可以进行午休。人们常说的“子午觉”对养肝血是非常有益的。子时(23时-1时)和午时(11时-13时)是肝运转最辛苦的时刻,因此,在11时-13时期间进行小憩,能够给肝脏提供更多的血液进行循环,使得下午的学习工作有一个好的开始。
柔肝健脾节饮食
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会增加肝脏的负担。暴饮暴食或者饮食无度等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影响脾胃健康,进而损害肝脏。因此,清明前后对于脾胃不好、体质偏寒的人来说,饮食上要以柔肝健脾温性食物为主,如荠菜、菠菜、豆芽、山药等时令蔬菜。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慎食海鱼、海虾、海蟹、羊肉等“发物”,这些容易动风生痰、助火发毒,导致过敏或诱发慢性疾病的复发。
另外,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前后时阴时雨,气候潮湿,人体脾胃易受影响,很多人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症状,还常伴有体倦疲乏,头重昏朦,嗜睡,舌苔白腻等,中医称之为“湿邪中阻”。饮食上可以搭配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不宜过度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损伤人体阳气,助湿伤脾。
推荐一款药膳和一款茶饮
枸杞茯苓山药粥
材料:枸杞10克,茯苓10克,山药15克,大枣5~6枚,小米50克。
做法:把茯苓洗干净加入适量清水泡20分钟,茯苓连同浸泡的清水与枸杞、山药、大枣、小米一起放进砂锅内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柔肝健脾,祛湿和胃。适用于腰酸乏力,脾虚食少,大便偏稀之人。
双皮麦芽饮
材料:青皮10克,陈皮10克,生麦芽20克。
做法:青皮、陈皮、生麦芽放煲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用。
功效:疏肝理气、开胃消滞,适用于情绪不畅,脘腹胀闷,食欲欠佳之人。
调肝通经揉穴位
清明前后,肝气易旺,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结,均会影响脾胃运化。此时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按揉一些可以调节肝经气血的穴位,能起到疏肝健脾,调畅气机的养生保健作用。
太冲
取穴方法: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在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缝循着脚面往上两根趾骨头相交处,左右各一。
按揉方法:以一手拇指或食指,用适中力度按揉太冲穴,每次5~10分钟,以按揉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疏肝解郁,清泻肝火,调畅情志。
三阴交
取穴方法: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面,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左右各一。
按揉方法:以一手拇指按于三阴交穴上,用适中力度按揉至局部酸胀感为宜,每次5~10分钟。
功效:疏肝理脾,养肝益肾,调畅气机。
期门
取穴方法: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按揉方法:以大拇指指腹为着力点,向下按揉,以穴位局部酸胀感为度,每次5~10分钟。
功效:疏肝泻火、理气解郁。
总之,养肝调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收下“肝”货的同时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作息习惯。当然在有经验的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调摄指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家简介:
汪天湛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脑血管病、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肾脏病(蛋白尿、血尿)、慢性咳喘、胃肠肝胆病及肿瘤术后中医调理等。对更年期综合征、湿疹、痤疮、带状疱疹、反复口腔溃疡等也有一定的心得体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流派传承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入选上海市“杏林新星”人才培养计划,王文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主持完成上海市卫计委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专著3部。
门诊时间眩晕整合门诊:周三下午(以当日挂牌为准)
中医脑病专病门诊:周三上午(以当日挂牌为准)
中医内科门诊:周一、周二、周五全天(以当日挂牌为准)
本文作者/汪天湛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