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针”对肥胖有妙方,中医调理塑身形

2025-04-11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针灸减重需要配合适当控制饮食,其原则是:不饿不吃,饿了再吃;吃青菜及瘦肉、蛋类,吃好了即可;不吃甜食及肥肉、土豆、藕、粉条等。与众多减重方法不同的是,针灸减重不强调过分控制饮食,特别不主张采取“饥饿疗法”。

  近年来,肥胖现象越来越普遍,呈全球流行态势。人们逐渐认识到肥胖不仅影响外在的美观,还会对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减重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调理肥胖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机理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调节内分泌失衡,使胃蠕动减弱并抑制胃酸分泌,延长胃排空时间,促进机体脂肪代谢,消耗积存的脂肪,从而达到减重目的。

图片创作/即梦AI

  针灸减重的方法

  目前,针灸减肥的方法众多,包括体针法、耳穴贴压法、电针法、针药结合法、针推结合法、温针药灸法、头针法等。上述各种治法均各有优势,但临床报道以体针法居多疗效最好。

  体针法的具体操作如下:

  主穴:足三里、三阴交、内庭、梁丘、上巨虚、下巨虚、天枢、大横、中脘、脾俞、章门、内关、气海、丰隆、关元、支沟、太溪。

  配穴:

  · 胃肠实热者:配大肠俞、小肠俞、二间、上脘、下脘、至阳。

  · 脾虚湿阻者:配阴陵泉、水分、水道、太白、腹结、太阳、百会。

  · 肝郁气滞者:配太冲、行间、期门、蠡沟、曲泉、膻中等。

  以上穴位可根据部位及经络交替选用,如上下巨虚;梁丘、足三里等交替选用。

  操作方法:

  · 针刺时选用直径0.3mm毫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

  · 每次留针35分钟,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共4次。

  · 隔天或隔二天治疗1次,治疗12次为一疗程。

  针灸减重的禁忌人群

  尽管针灸减重有很好的疗效,具有简便、安全、可靠等特点。但并不是所有肥胖者都可以选择针灸减重,以下人群应避免针灸减重:

  · 病人。

  · 具有出血倾向性疾病及贫血者。

  · 献血未满一个月者。

  · 皮肤病患者。

  · 生理性肥胖者(如婴儿期的肥胖、妊娠及哺乳期等对人体有益的肥胖)。

  针灸减重的注意事项

  针灸减重的同时,适当饮食和合理运动也是减肥成功的重要前提。针灸减重需要配合适当控制饮食,其原则是:不饿不吃,饿了再吃;吃青菜及瘦肉、蛋类,吃好了即可;不吃甜食及肥肉、土豆、藕、粉条等。

  但也需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过分节食:过分节食可能导致厌食症,造成消化器官功能障碍,产生严重后果。轻则造成人体代谢功能降低,进一步致肥。一旦恢复正常饮食,患者可能继续增胖,甚至比以前更胖。

  · 持之以恒:减重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减重效果。

  通过针灸减重,在加以适当饮食和合理运动,我们可以“针”出健康好身材,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迎接更加健康的自己。

  本文作者/宓轶群  张李琼(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