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冬天的寒冷,春天阳气生发,万物生发,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春季养生也是新的一年养生的开端。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对应着五行与季节。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木,因此,春季养生应以养肝为先。
一、舒肝气,畅情志
中医将人的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称为情志,又称为七情。肝主疏泄,疏泄异常会影响人的情志,反之,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肝脏的正常疏泄与健康。我们常说怒易伤肝,肝火太旺,其实都是在说情志过度刺激使得身体内的平衡遭到破坏。现代人工作和学习的节奏很快,生活压力大。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疏导,就会使肝气郁结,从而影响身心健康。肝主疏泄的内涵实质,在于保持全身气机的流畅,调节人体精、气、神、血的正常运转。因此,面对心情郁结,我们要及时疏导,保持情绪舒畅,维护肝脏疏泄功能的正常运转,方能养肝。
二、养肝血,蓄精力
中医认为,肝脏是藏血的器官,肝脏的解毒排毒功能需要通过血液的循环来带动。因此,充足的血量供给对于肝脏细胞的功能和肝脏的健康有很大的改善。然而现代人的生活作息习惯,经常熬夜,或者长时间使用电脑,或睡眠质量低下,都容易导致肝血亏虚,使得肝脏的功能下降。肝血亏虚,容易导致眩晕、眼睛干涩、乏力等症状的产生。那么如何做才能使得肝血充足呢?中医提到“人卧则血归肝”,同时《子午流注》中提到:子时至丑时(23时至3时)是肝胆最忙碌的时刻,各个腑脏的血液都经过肝脏来完成解毒的工作,这个时段进入良好睡眠的话,使得肝脏能够得到充分的血液供给,可以有效地提升肝脏的工作效率,同时使得其他腑脏得到很好的休息,使得第二天起床之后拥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来迎接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
可见,充足的睡眠是养护肝脏的重要保障。建议健康的成年人每天要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尤其是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最重要的睡眠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保证睡眠,将肝脏的损害降到最低。除此之外,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也可以进行午休。人们常说的“子午觉”是对养肝血非常有益的。子时(23时-1时)和午时(11时-13时)是肝功能最高效的时刻,因此,在11时-13时期间进行小憩,能够给肝脏提供更多的血液进行循环,使得下午的学习工作有一个好的开始。
三、节饮食,健脾胃
刺激、辛辣的食物,大鱼大肉,油炸的食物会增加肝的负担。暴饮暴食或者饮食无度等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影响脾胃健康,进而损害肝脏。因此,春季养肝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大鱼大肉,可以多吃芹菜、莴笋、豆芽等新鲜蔬菜。避免使用辛辣食物,可以使用大豆或豆腐等含有丰富蛋白质、钙、铁、磷等食物。
另外中医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旺。酸味入肝,当春天来临之时,如果春季过多进食酸味食品,会使本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容易伤害脾胃之气,而甜味入脾,能补益脾气。因此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品,如红枣。蜂蜜等,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做到饮食有节,切忌暴饮暴食。
总之春季养生,养肝护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作息习惯。当然在有经验的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养生调摄指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家简介
汪天湛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博士。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眩晕症、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律失常、慢性肾炎、反复尿路感染、慢性咳喘、慢性胃肠炎等。对痤疮、湿疹、黄褐斑、带状疱疹、反复口腔溃疡等也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眩晕整合门诊:周三下午
中医脑病专病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全天,周四全天
梁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博士在读。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脑血管病,且对妇科病,如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内服+外用)、不孕不育和更年期综合征;血液病,如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慢性咽炎(代茶饮)均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内科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虚症与老年病学会委员。
2013年入选“杏林新星”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7年入选“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项目,师从上海名中医岳阳医院血液科周永明教授。主持上海市卫生局课题2项,参与上海市科委和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等课题多项,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眩晕整合门诊:周三下午
中医脑病专病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全天,周四全天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汪天湛、梁芳
特邀通讯员/顾海鹰
值班编辑/孙雯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