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内科 > 泌尿系统疾病 >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
【发病机制】
目前已知引起ADPKD的突变基因主要有两个,按照发现先后分别命名为PKD1和PKD2。分别定位于第16染色体的短臂(16p13.3)和第4染色体的长臂(4q22-23)上,其编码蛋白产物分别为多囊蛋白-1(polycystin-1,PC-1)和多囊蛋白-2(polycystin-2,PC-2)。其中PKD1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占85%,而其余大多为PKD2突变所致。PC-1及PC-2之间存在明确的相互作用,形成多囊蛋白复合体并共同表达在肾小管细胞纤毛上,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纤毛由肾小管上皮细胞伸入管腔,与尿液直接接触,主要功能是作为机械感受器感受尿流刺激,激活局部钙内流参与调节细胞周期、分裂及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PKD1和PKD2突变引起囊肿发生、发展的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ADPKD患者胚胎期从父母遗传的PKD1及PKD2基因杂合子突变并不足以引起肾囊肿发生,后天在毒素、感染等环境因素的"二次打击"下,部分肾小管细胞又发生体细胞突变,引起多囊蛋白复合体和肾脏纤毛功能障碍时才出现肾囊肿。病理生理表现为细胞周期调控和代谢异常,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细胞外基质成分异常,肾小管壁易扩张形成囊肿,并逐渐与肾小管分离形成封闭的囊肿;细胞极性改变,小管细胞腔膜面持续分泌液体,囊肿进行性增大;同时间质炎症纤维化,血管硬化,最终引起慢性肾衰竭。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